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好销售应基本具备的.

(2008-11-15 23:47:20)
标签:

财经

分类: 销售要经验
成功的销售应该具备的礼仪和销售技巧

1.身上佩戴的饰品数量应该不超过三件。
如果穿深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袜子的颜色应该为黑色。

2.三星的欢迎用语应为欢迎光临三星。

3.促销员应提前15分钟时间到岗。

4.鞠躬时眼睛应该看着脚尖前方一米处。

5.营业准备的工作要点应包括:专业形象 信心准备亲切微笑  整洁展台

6.促销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让消费者成为我们家庭的一份子  对所销售的产品自始至终负责
提出适合每一位消费者的最佳产品

7.营业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确认台帐及记事本,明确了解库存及当天要做的事情
打开样机和展台灯箱
清洁整理展台、样机、地面,确保无杂物、无尘土
检查自己的着装和表情,以自信的心态迎接顾客
确认销售辅助物品的数量和位置

9.欢迎光临顾客时我们应该:
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用普通话说“欢迎光临三星”
鞠躬致意
态度明朗
亲切微笑

10.在接待顾客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其中的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顾客异议,顾客异议体现为顾客的:怀疑,不满,反对

11.克服顾客异议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说话
   认真聆听,注意观察
   控制情绪,自始至终保持善意的微笑
12.根据促销员是否有能力改变顾客所述事实,可以分为有能力异议和无能力异议。当顾客所询问产品的功能、配置达不到顾客的期望值时,这样的异议通常是是:无能力异议

13.有能力异议的处理流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理解-证据-询问

14.产品推荐时,经常会用到FAB技巧,其中F、A、B各字母代表的意思分别是:特点,优点,利益

15.顾客初次来店,推荐商品时,在价格方面,通常我们推荐哪个价位的比较合适?中端价位

16.运用开方式问题的主要目的是?
   聊天,和顾客拉近关系
   搜集有关客户情形和环境的资料
   发掘需要/扩展已提供的信息
   鼓励客户详细阐述他所提到的话题

17.探索需求的三步骤先后次序标准是
   以顾客的习惯为标准,没有固定步骤,需要综合运用

18.产品推荐时,当顾客对你所说的话不是很信任,你认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顾客的需求没有了解透彻
   产品带个顾客利益解释不清楚
   顾客成心捣乱
   过多使用专业术语,顾客听不明白
19.以下哪种情况更便于你了解顾客需求对顾客的不满意。

20.通过顾客的衣着打扮你能看出什么?个性 收入职业 其它

21.产品的利益是指顾客能得到的好处

22.产品介绍时你要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变成顾客容易理解的家常话

23.进入顾客需求探索阶段,常用的三种方法是观察,聆听,询问。

24.下面这句话是开放式问题还是封闭式问题——“您最看中洗衣机的哪些功能?”这是开放式问题。

25. 常用的产品推荐方法是FAB,其中B是顾客最关注的?

26. 一般来讲大众需求分为5个层次,它们是注意,兴趣,欲望,回想,行动。

27. 在了解顾客需求时最常用的6个问题是WHAT,WHERE,WHY,WHO,WHEN,HOW。

28.顾客消费心理里程包括注意,兴趣,欲望,回想,行动。

29.简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封闭式问题及开放式问题?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当你对顾客了解较少或较难判断顾客情况时,要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
   它能帮助你搜集有关客户情形和环境的资料;发掘需要/扩展已提供的信息;
   鼓励客户详细阐述他所提到的话题。当你对顾客了解比较多的时候,可以使用封闭式问题。
   它能帮助你测试;控制信息流向;确认对客户所讲内容的正确理解。
   有时我们要恰当的两种问题交替使用。

30.简述你所销售产品的卖点来源。
   公司产品说明书、促销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灵感开发新的卖点、顾客帮你找到卖点

32.举例阐述产品优点与利益的区别。
   优点是某个特征所具有的优点,与具体的人没有关系。
   如同炒股票,如果一支股票涨了,这就好像是优点,而只有股民套现了,才是实现了利益。
   优点是所有持股人都体会到了,但利益只对那些套现的人才有意义。

33.简述了解顾客需求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介绍产品,投顾客所好,销售才能成功;
   顾客和促销员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顾客不需要的信息上;
   如果介绍的产品信息是顾客不需要的,会导致对促销员的不信任甚至抵触。

   特此感谢三星分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