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2007-10-10 17:00:00)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文学/原创

散文

沧桑

流年

分类: 默寒散文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默寒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题记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也许,直到将老,我们才发现:

  老酒,老狗,老友和老妻,是最好的。手边有老酒,

脚边有老狗,前边有老友,身边有老妻。老酒是忘忧

的,老狗是温暖的,老友是助兴的,老妻是安心的…     

                                              -----**  

 

    周末的时光,是一个可以让心静淀的时刻。

   而每每此时,我却喜欢一个人久坐在图书馆,品那书里面的世界;抑或静静的呆在家,看些杂志、听点广播、洗点衣服,打发着闲适而漫长的时光。

   老实说,电视我平时看的不多,只是偶尔的看些新闻、综艺的一些节目。连续剧我是很少看的,因为时间上的拖累,时常是接上了头,而又马上落掉了尾。

   早就听说,黄金周期间由张国立、蒋雯丽领衔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金婚》,将要在各省的黄金档强烈推出,据央视的调查显示,这部剧名列“2007年最值得期待的十部大戏”现实题材的头筹。巧的是,我一向对现实题材的剧作情有独钟,认为贴近生活的东西,必定有它的市场,那些虚无的、矫情的,没有现实基础的影片,必定被大众所遗弃。

   这部剧虽没有冲击的画面,磅礴的气势,但它却以情的那种感人和真挚,把人们聚到电视机前,重温和再现当年走过的欢欣与苦泪。思睹影片中的情与景,再憬悟下我们的生活,卓然让我们深思。

   记得刘墉在一部书里曾说过,“一个人为什么对另一个人特别的好?年轻时,可能为了占有他;少壮时,可能为了亲爱他;出轨时,可能为了亏欠他;思念时,可能为了吸引他;老年时,可能为了怕离开他……如果你是男人,你要想想:一个女人,跟了你,腆了肚子,弯了腰,驼了背,皱了脸,碎了梦,她一生快过完了,她还有什么?孩子笑着出嫁的时候,她哭;你笑着招待朋友的时候,她累;你老了,先走一步的时候,她为你送终和守候……”

   是呀!听了这番话,心头由然涌起一份感动。感觉情与情的相依,爱与恋的相守,真是心弦的共鸣与牵绊,更是不离不弃的情节…… 

   诚然,刘墉的这番话,感觉用在这部剧上,渗透出的情感竟是如此的贴切,它仿佛就是对这部剧的真实写照。                       

   一直觉得,两个人的相依相伴,一同走过的人生岁月,便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可以像水一样平淡,像风一样轻柔,亦可像细雨一样氤氲而迷蒙,让两个人的心紧紧扣拢,凝眸两望便可沉倾不逝的欢颜与关爱。

   我总是认为,凡是我们拥有的,皆应加倍珍惜。

   即使拥有贫穷,也不必叹气。穷则思变,富裕之门定会开启。

   即使拥有苦难,也不必悲观。坚持下去,山穷水尽自转机。

   即使拥有失败,也不必痛苦。放下负累,“烦恼即是菩提”。我们放弃了过份的追求,就是远离了痛苦和烦恼;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也就走进了幸福和快乐。幸福不仅在追求应该追求的过程之中,还在于它的珍惜拥有、享受拥有的时候。

   经历了世事,扪心顿悟,也许,直到将老,我们才发现:老酒,老狗,老友和老妻,是最好的。手边有老酒,脚边有老狗,前边有老友,身边有老妻。老酒是忘忧的,老狗是温暖的,老友是助兴的,老妻是安心的……

   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去加倍珍惜吧!失去的就轻轻地挥挥手让它随缘去吧。不必留意昨天,它是一段符号、一段记忆。因为——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聚。

   无数的繁花落尽,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光阴,就在我们的指缝间溜走,它走的匆匆,走的悄然,但它,却把经历串成记忆与温情,沉淀在我们心的边缘……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返回默寒主页http://blog.sina.com.cn/HLJTV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原创散文】走过沧桑,走过流年…… 欢迎您关注*默寒*其他哲理及感悟性文章,谢谢您的支持与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