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评论】2007央视春晚硬伤之吾见!(之一)

(2007-01-12 19:40:44)
分类: 社会评论

   【原创评论】2007央视春晚硬伤之吾见!(之一)

【原创评论】2007央视春晚硬伤之吾见!(之一)

                                             /默寒

2007年的央视春晚,已在一片平淡中过去了。说实话,整体感觉“相当”的一般。从1983年央视创办春节联欢晚会以来,今年已到了第25届。一晃眼,当年要红包的小孩都到了发红包的年龄,可春晚还是老模样,每年“满汉全席”的“大厨”都在喊出新、出奇,没见得出到哪去,“春晚难办年年办”已成了一条公认的真理。

我以前也有过评论,就在金越竞标并成为央视总导演的时候。这桌“文化大餐”弄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竞标书虽然弄得挺像那么一回事,可实施执行上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以前看过金越执导的许多场文艺晚会,总是感觉他的舞台整体把握性不强,宏观调度性也不太适宜晚会的整体氛围。袁德旺和郎昆两位导演07年想歇一歇了,央视估计剩下的也没谁了,锉子里面挑大个儿。来,PK一下!还好,“金”的海拔明显高出,用相声演员冯巩的话说“这个头不是在这摆着吗!”。呜呼!可苦了其他几位参与竞标的了,想框架、想舞台布局、设计舞台风格、确定晚会基调……可牺牲了不少的脑细胞。参加竞标,只是一种形式,人家早开个通气会(茶话会)内定完了,然后放出风来,让媒体(赵大叔说的狗崽队)炒作一下,方可“馐臻美味”、“表里如一”,岂不乐乎!

这几年的晚会形式,总是通过互动短信、收念电文(中国驻各大国的领事馆、机构等)、网络直播、分会场主持、大屏幕展示等手段加以辅助,千篇一律。并不是观众的审美疲劳了,而是晚会缺乏新意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和改进,就像咱们普通老百姓,饺子好吃,一年365天,你天天吃----不烦才怪!老面孔长久霸占银屏,新面孔没有施展之长,把以前过了时的“陈芝麻烂谷子”歌曲又拾捣出来,导演组运作了将近半年,难道就没有原创的歌曲了吗?还想呼唤一回“自然的回归”,舞台上呈现出的表情更是茫然和木讷,效(笑)果没出来,反倒令人突兀和不知所措。

做导演的我想都知道,要想执导一台有规模或大型的晚会,首先把每台晚会的“基调”确定下来,然后,整台晚会以这个基调为舞台的整体风格氛围,来组织节目形式和内容。今年(2007)的基调为“欢乐和谐中国年”,就是在它的“中心思想”下组织和安排节目的。依我看,遵循的基调只是一个依据,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个大前提,依托它,但也不能仅仅拘泥于它,学着放开,安排好每个节目的舞台表现氛围及顺序,烘托出整场晚会气氛,方能调动人们的整个神经,进而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

2007年的央视春晚,不知大家那夜是怎么度过的。总之,那夜我是从晚上七点半睡到了将近十二点钟,一觉起来,和父母煮饺子、放鞭炮,等待钟声的敲响。因为晚会的基调早就定了,节目单我也在年三十的一周前就看过了,节目平平而无太多新意,顿感“瑕疵”百出,观之无味,再加上春节的七天假,趁着自己也常失眠,何不补上一觉,岂不快哉!!

仔细看这台晚会,是在第二天大年初一的重播时候。看后感觉2007年的央视春晚,许多硬伤依然存在,让人不禁汗颜……我总结了一些,大家看了,您作何感想?!

1)、三大假

假唱

估计很早朋友们就听说,央视春晚彩排的同时,在录制节目的备播带,“堂而皇之”的说这是为了整个晚会的整体效果,其不知这是在为假唱提供着最先决的条件。不知道春晚的假唱率是多少,或许低于90%的概率还是乐观的估计。台上演员摆着POSE的样子在唱,摆得造型挺酷,好像也很投入,说是直播,可他们的口形却对不上,岂不“只增笑而”!

看了宋祖英在春晚中演唱的歌曲,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她的口型没有对上,太明显了!她刚出来唱的第一段,当时刚好镜头给的脸部特写,口型就看得清清楚楚,就那句“地球是我们和谐的乐章”也能明显的看到宋的表情僵硬了一下,但一瞬间又调整过来,满面笑容。仅仅是一瞬间……

掌托

今年坐在现场的掌托们一如既往的敬业,从头到尾掌声不断,可惜卖力过了头,未到高潮掌声先起,演员们还没开口掌声却很火爆,害观众们都听不清台词,更可笑的是主持人李咏说错话时都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说实话,本人也曾经执导过大型的晚会,掌托这个活,我曾经安排过3个人坐在前排鼓动,但我事先对他们说“带动鼓掌,一定要不温不火,掌握好火候儿”。火候儿!把握也要有个分寸。掌托是个体力活,对晚会拍麻了的手说声“辛苦了!”。

假欢呼

春晚“好!好!”欢呼不绝于耳,相声演员一亮相“好”,一开口“好”,嗓门一大“好”,摆个蹩脚的POSE“好”,主持人一登场“好”,一微笑“好”,一念春联“好”,真那么好吗?一个小品、相声,抖出的每个包袱,喊出的好更是不计其数,真是让人觉得太假了,太做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