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唐代张籍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节妇吟寄东北李司空师道》。说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贵族夫人虽然红杏出墙了,但是为了夫家的名誉和结婚时和夫君许下的山盟海誓,不得不含泪还给了情人定情之物。
这是古代的婚外恋吧。婚外恋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只要有婚姻的地方,就有可能有婚外恋这枚定时炸弹爆发的时候。特别是在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者是西方的情人制,都是男子堂而皇之的婚外恋。但不平等的是,女子则不能有婚外情,这在过去被称为通奸、私通,历史上不乏有法律或族规等规定,凡发现有通奸行为者,一律处以重刑,游街是轻,浸猪笼则是常有之事。到了现代,男女平等,男女都可以有婚外恋了,只是婚外情的名声仍是臭的可以,在这种“离婚潮、情人潮、性大潮”的时尚风气下,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想说的是两种婚外恋。
第一种就是纯粹为了在合法的性伴侣之外求新求异或者是为了贪图第三者钱财地位名誉等,多是那种萍水相逢,一夜风流。这种婚外恋发生的原因很多是可以用这样一种“扇区理论”来解释:每个人的情感可以分成若干个扇区。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讲,妻子或者丈夫一个人可以占据或者说能够覆盖的,正常情况下很难达到100%,只是有多有少而已,反正总会存在空白区域。剩下的那一部分怎么办?有些人不忍荒废,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了婚外恋。这一类型的婚外恋游戏的多,动真情的少,违反人伦道德,有悖公序良俗,对双方的家庭生活都会带来巨大的波澜,社会对此种婚外性行为的批判已是铺天盖地,但这种婚外恋不仅呈现数量上有洪水猛兽般汹涌之势而且形式上也不多出新,如近来在白领中流行的“换妻”、大款和贪官们包二奶。这又不同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杂乱性交。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并未发展完善的道德体系,但随着社会人文的沉淀,杂乱性交被逐渐遗弃,说明祖先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齿这种只考虑生理冲动的性交。现在如果我们再回到性欲至上,不是历史的倒退吗?和低等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人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倾向,如果身边的某种事物长期不变就会感到乏味,但是为了猎奇或或图貌而拿婚姻做赌注实在太轻率了。而为了钱财发生婚外恋更是玷污了婚姻的光辉,虽说婚姻是要以经济为基础,但是若因为金钱而放弃了原有的承诺和卖身有什么区别?所以社会和传统对这种婚外恋的批判绝对正确和必需。如果伴侣发生了这样的婚外恋,那么这绝对不是你的错,相反你很无辜,这种伴侣不要也罢,早点甩掉反而是幸福的。
第二种婚外恋就如《节妇吟》里的女子和情人一样,是种长期的、具有认真的感情投入和逐步升级的依恋,和肉体比起来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出轨。安娜卡列尼娜的婚外恋情也是由于她觉得和丈夫格格不入,找不到共同语言。其实这也是多少婚外恋发生的原因之一。在做出了本以为是一生的承诺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还有个更契合的人在等你。人、事、物都没有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出现的时间。解释这种婚外恋的也有种“瓶子理论”:两只不同性别的蜗牛掉进了一只看似精美的瓶子。女蜗牛有满肚子的委屈和怨气,于是哭倒在男蜗牛的怀里。男蜗牛这段日子心里同样不好受,于是也把郁闷统统倒了出来。因为同病相怜,他们紧紧地拥住了对方。他们的相爱,与某个无形的瓶子有关。可是但他们从瓶子里出来后呢?也许各自都发现原来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更美好。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道尽了自古以来多情人偏生相逢恨晚的伤心失意。诗里有不甘有饮恨但是却不后悔,不后悔在感情新旧交替与伦理责任发生矛盾时的抉择,不后悔放弃也许是感情中最重要的邂逅而去坚持最初的承诺。或许迂腐、或许保守,但正因为其选择之难固其志也更加可敬,其情也更加可感。只是是不是大家都要像这样呢?这类感情比较复杂,这种心理在婚外恋的发生中却是非常纯洁,让人丝毫不觉厌恶。当事人之间也往往非常痛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挚爱也许是下半生的幸福所在,一边是伦理责任要考虑到另一半的名誉和父母子女,要如何抉择呢?传统的道德更提倡要顾及家庭,所以《廊桥遗梦》才这么感人肺腑。
但对于这种基于死亡婚姻发生的恋情,我觉得我们可以宽容些处理。婚姻确实是对双方的一种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不是没有期限的。合则聚,不合则分。勉强是没有幸福的。当双方同床异梦、感情已经死亡时,何必还要再把两个人死绑在一起呢?整日冷淡相对,确实是对红杏出墙的最大惩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文化观念逐日开放,我们要学会以我们的冷静和成熟的心理来对待婚外恋。社会对离婚都已经日益宽容了,既然都可以笑看离婚,又何必对婚外恋那么苛刻呢?耶酥能宽容,我们也能宽容,宽容是一种爱。如果婚外恋情的双方都认为这是种真爱并且有勇气冲破道德上的障碍,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不必为了抽象的道德束缚而牺牲今后的幸福。当然,这肯定会伤害到他人。可是如果你已经深爱上了别人,却痛苦地选择了留在伴侣身边,对他强颜欢笑、虚情假意,勉强地维持着没有感情滋润的婚姻,这对他也是很不公平的,不如选择分手同时也给他个机会去寻找爱他的人。
无论是哪种婚外恋,婚姻的伴侣发生了婚外恋,并不是自己就一定没有错的。如果对方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希望第三者给他或她关怀温暖,那么自己肯定有错误。是不是由于日久年长已经找不到触电的感觉了?是不是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家庭的关心?是不是双方太久没有沟通了?是不是太久没有一起过周末了……所以得知有第三者的时候,先检讨下自己是不是有过错,不要急着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或者扑到在地上放声大哭。
古今中外,最经典的婚外恋就是丈夫发达后抛弃糟糠之妻,找到一个青春可爱的MM做新人。这时旧人往往采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先骂臭了男方,再请尽所有亲戚家长,软硬兼施、死缠烂打地不离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夫君得逞。最后往往是双方越闹越僵,男方越来越讨厌原配妻子,妻子以泪洗面,日益消瘦却仍不能重获夫君欢心,最后还是很悲惨地被休了。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都要感叹下女子都这么脆弱吗?难道离开了夫君就活不下去了吗?其实这些女子大都是为夫君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家里相夫教子,家就是自己的天,从来没想过天也有倒下来的一日。被抛弃时想到自己已为他变成了黄脸婆却换来什么呢?韶华已逝,找不到更好的归宿了,难免丧失理智,不能冷静地考虑现实。
古代暂且不说,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和女权运动兴起发展,被抛弃的女子大可不必如此悲观绝望。既然丈夫都已经提出分手了,说明他已经衡量过旧人和新人,选择了在他眼里重要的一方。且不论这种行为对错与否,作为女子这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尊严和学会坚强的面对残酷的现实。既然都被遗弃了,难道还痛哭流涕地死拽着对方的裤脚恳求怜悯同情吗?对方只会越来越觉得你是个蛮横不讲理胡闹不能做他红颜知己的泼妇,只会巴不得更快把你甩掉,在他心中最后的形象都没有了。多年的共患难固然可贵,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婚姻就能天长地久。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只是早散还是晚散的问题。既然他的心思已经不在你身上了,即使是搬出所有的道理和社会舆论压力也只是能留住他的空壳,他不会再对你温存体恤,会在外面金屋藏娇,你所在的家对他而言真的变成只是形式意义上……对方在提出分手时八成已料到你会哀怨地挽留他、歇斯底里地破口大骂,所以还不如潇洒点放手走开,让对方见识下你的气度和坚强。告诉他被抛弃的不是你而是他。而被抛弃后,人生就真的完了吗?女子要学会独立,不能老依靠丈夫。即使是分手后,虽然没有了丈夫的生活费,还可以一个人在社会站稳脚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大部分的家庭主妇同时又是职业女性,就算感情上遭到重大挫折,也还有事业做支撑,“东方不亮西方亮”。付出的青春诚然回不来了,还有将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过去就当所托非人,重要的是把握当下和未来。一个劲地沉溺于过去的岁月和被抛弃的痛苦除了能更增添几分怨妇的形象外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想起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女主人公因为丈夫的婚外恋被抛弃,也曾大吵大闹,也曾哀怨欲绝,也曾迷茫不知往何处,最后也还不是开始自己新的人生。所以对方有了婚外恋未必就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不定是人生新的起点呢?被抛弃的一方是男子亦如此。所以婚外恋还有个作用,就是它可以激励你防范于未然。因为你担心婚外恋的发生,就会更细心地呵护你们的爱情,不让玫瑰凋谢枯萎
尽管婚外情也有纯洁动人的时候,我对婚外恋还是不看好的。首先,这样纯洁的婚外情实在很少。现代人的婚外恋或者叫婚外性行为更合适,当事人大都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其次,大部分婚外恋的结果证明了这种有着不正常开端的恋情难以有幸福的结果。当然婚外恋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坏的。过去看过一本小说《法国人的港湾》,说的是一位法国贵妇与异国海盗首领一见倾心,夫人随海盗扬帆出海,参与劫掠自己的同胞、友人,夫人和海盗过着幸福的生活。若是双方突破了重重的障碍走到一起,这种勇气和恋情实在值得传颂。但更多的结果是分手之后蓦然回首发现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又不禁懊丧后悔内疚。这样的故事实在发生的太多次了。只是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开始外遇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有的东西是失去后就不会再拥有的,有的创伤是不容易填补的。“你愿意嫁给他么 无论贫穷,富贵,疾病,不离不弃.....我愿意”这段结婚宣誓不是随便说说的;“好我宣布从此两个人患难与共,成了生命中最亲的人”,神父的话也不仅仅是仪式上的需要。一段婚姻的开始也许是爱情的坟墓,但却是个幸福的坟墓,不是胡乱在地上挖个坑就算数的。
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婚外情也是如此,有不少的婚外情是掺杂着感情与生理,不能简单地说属于哪种类型。但是无论是哪种婚外情,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山望见那山高”、“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些心理常常使人分不清好坏,为了追求所谓最宝贵的东西,结果恰恰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老套虽老套,我只想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最美的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