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洪排涝排水标准的区别

(2017-03-22 21:22:49)
标签:

排水防涝、排水标准、

防洪标准

分类: 排水防涝

前言:又双叒叕内涝了!每个夏天陪伴你的不在只是《西游记》、《还珠格格》,还有门外那齐腰的雨水。解决内涝,首先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搞懂内涝标准。我们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一、雨水不同标准

按水灾成因划分,洪灾通常指城市河道洪水(客水或外水)泛滥给城市造成严重的损失,而涝灾则是由于城区降雨而形成的地表径流,进而形成积水(内水)不能及时排出所造成淹没损失。为了保护城市免受洪涝灾害,需要构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一个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包括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防洪系统是指为了防御外来客水而设置的堤防、泄洪区等工程设施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的标准是城市防洪设计标准,而排涝系统包括城市雨水管网、排涝泵站、排涝河道(又称内河)、湖泊以及低洼承泄区等, 城市管网、排涝泵站的设计标准一般采用的是市政部门的排水标准,排涝河道湖泊等一般采用水利部门的城市排涝设计标准。

http://s12/mw690/001m2ZNlzy79I2jJpRF6b&690
狭义防涝系统

城市防洪设计标准是指狭义上的标准,特指“河(江)洪水”的防洪标准,是以城市行洪河道所抵御的洪水(客水)的大小为依据,洪水的大小在定量上通常以某一重现期(或频率)的洪水流量表示。城市排涝设计标准则是指内水的防洪标准。在规划设计上, 排水管网采用的是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的一定重现期的流量作为城市排水设计标准,这个重现期是指相等的或更大的降雨强度发生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一般以年为单位。

城市排涝设计标准主要应用于城市中不具备防洪功能的排涝河道、湖泊、池塘等的规划设计中,主要计算由区域内暴雨所产生的城市“内涝”,而城市防洪标准主要应用于城市防洪体系的规划设计, 包括城市防洪河道、堤防、泄洪区等,沿海城市还包括挡潮闸及防潮堤等。其涉及的范围不但包括区域内暴雨所产生的城市“内涝”,还包括江河上游地区及城市外围产生的“客水”。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主要应用于新建、扩建和老城区的改建、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建成区,它是以不淹没城市道路地面为标准, 对管网系统及排涝泵站进行设计。

城市防洪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是指洪水的重现期, 侧重“容水流量” 的概念,城市排涝设计标准与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 指的是城市区域内降雨强度的重现期, 更侧重“强度”的概念。

另外, 城市排涝和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的含义也有区别。城市排涝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采用年一次选样法, 即在N年资料中选取每年最大的一场暴雨的雨量组成N个年最大值来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每年只取一次最大的暴雨资料,所以在每年排位第二、第三的暴雨资料就会遗漏,这样就使得这种方法推求高重现期时比较准确,而对于小重现期其结果就会明显偏小,而城市排水设计中暴雨强度公式里面的重现期采用的是年多个样法, 即每年从各个历时的降雨资料中选择6-8个最大值,取资料年数3 -4倍的最大值进行统计分析,该法在小重现期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暴雨的统计规律。

城市外来洪水和城市内涝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叠加的关系,行洪河道洪水水位高, 则涝水难以排出而城市排涝能力强, 则会增加行洪河道的洪水流量, 抬高河道水位, 加大防洪压力和洪水泛滥的可能性。城市防洪标准与城市排涝标准的接近程度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流域面积越小,二者关系越接近,这是由于越小的流域内普降同频率暴雨的可能性越大。在一个较大流域内, 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着不同重现期的暴雨, 而整个流域下游河道形成的洪水的重现期可能大于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暴雨的重现期,而两者的关系还取决于各地区排涝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于小流域来说, 二者近似一回事。

怎样?记住了么?弄懂区别了么?

http://s10/mw690/001m2ZNlzy79I2paylH49&690
很努力的想弄懂,然并卵

防洪标准、排涝标准,排水标准,防洪标准,排水标准,防涝标准,排水标准、防洪标准,排涝标注。啊啊啊啊啊…….乱了。

二、怎么来统一标准呢?

首先我们梳理以下各种标准所面对的对象,排水标准是指市政雨水管网系统,防涝是指内涝防治系统,排涝是针对内河来讲的,而防洪则是针对外河来说的。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会管它这标准那标准的,地面有没有积水,影响没影响出行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重新定义排水防涝标准,实现不同标准的统一。

我们可以综合积水深度、时间、面积等因子确定排水防涝标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尚未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

 

广义防涝系统


http://s15/mw690/001m2ZNlzy79I2tTPKm5e&690
排水防涝标准(一)

http://s16/mw690/001m2ZNlzy79I2vuTzVcf&690
排水防涝标准(二)

http://s9/mw690/001m2ZNlzy79I2wx6U8e8&690
排水防涝标准(三)

接下来问题来了,既然我们可以采用更合理的规则来进行评判,那我们该怎样来实现呢?是不是感觉束手无策?是不是有点懵逼了?别急,我们有雨水数学模型!

雨水数学模型是啥?它可以干啥?雨水数学模型整合了降雨、管网、地形、下垫面、河道等静态和动态数据,可以模拟雨水从降落到产生积水的全过程,包括雨水产汇流、管网水动力、地表漫流、河道顶托倒灌等。

下面看看几张通过雨水模型可以做的成果。

 http://s9/mw690/001m2ZNlzy79I2xRtyM88&690

管网、地形、河道整合在一个平台

http://s5/mw690/001m2ZNlzy79I2zsQC094&690
不同数据的立体化管理

http://s9/mw690/001m2ZNlzy79I2AxSA008&690
地面积水情况的模拟

 http://s8/mw690/001m2ZNlzy79I2CgCbl77&690

积水结合地图的立体化显示

怎样?有没有感觉很酷,有没有感觉有点小鸡冻?还等什么呢?一起把模型用起来呗。

http://s5/mw690/001m2ZNlzy79I2EC1s864&690

更多数学模型,更多智慧水务的文章欢迎关注“智慧水务”公众号,Dr.H陪你装逼陪你飞!

要是真的可以这样坚持下去的话,我很满意。。。。。

http://s3/mw690/001m2ZNlzy79I2DHqyC2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