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33)

(2006-07-18 22:21:36)
分类: 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

的确,战场局势恶化了。情况是这样的

上午九点多,驻龙王庙的伪军向南李庄增援,被基干团的主力堵住了,但敌人也没有撤退,就此僵持着;到了十点多钟,由于孙甘店方向增援敌军的突击很凶猛(他们前几天刚打退了骑兵团,气焰嚣张),基干团的小股牵制兵力挡不住,被冲散了。桂干生司令员当时正好在那里,他立刻回来调部队增援,赖达元主任带着一连当预备队,接到命令立刻就出发去堵住敌人。可是,临走时派去向曾玉良团长通报情况的通讯员,在巷战中牺牲了,这样,骑兵团其他各部都不知道负责封锁路口并充当预备队的一连,已经离开了南李庄。

一连和孙甘店的伪军正巧是死对头,前天夜间突袭没打好,现在野外仓促阻击,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场恶仗下来,虽然部队损失较大,但终于将敌人击溃、并将其赶回了孙甘店

将近十二点,甘露镇的敌人突破了军区独立团的阻挡,赶来与龙王庙的伪军会合,攻击基干团,八路军防线顿时吃紧。这时,陈再道司令从防御阵地回到南李庄,想催促骑兵团尽快解决战斗。他刚到西门外,大名县城的日伪军增援也赶到外围阵地了,基干团挡不住,被迫退至距离南李庄仅一公里的第二道防线,这时,甚至有部分敌军已突进到了西门附近

南李庄的敌人听到了增援的枪炮声,开始亢奋起来。路南的民房里关着一百多伪军俘虏,而守备他们的却只有六个战士和五个民兵(就是先前准备放火的那几位)俘虏里隐藏着几个伪军军官,听见外边枪炮声近了,军官们就哄骗士兵,说八路军撤退时一定会杀俘虏,于是发一声喊,俘虏们撞开门逃了,看守兵制止不住。这伙伪军跑到西门,正好遇到陈再道司令,警卫排长周开树带人开火拦截,总算是把俘虏又圈了回去。可就在这时,路北碉堡里的皇协军一百多人,突然冲出据点反突击,他们顺着街道冲向西门几乎跑到了陈司令跟前就在这危急时刻四连长韩猛子杀到了

先前,四连在巷战中也打乱了,但由于他们的位置靠西边,所以较早地知道敌人援军上来了,韩猛子立刻把分散的部队尽量收拢(到四连督战的况政委受重伤,他这个连长反而更能够及时掌控部队)。皇协军刚冲出来的时候,四连的人并不着急,因为知道有一连控制住了通往公路的街巷口,正好可以利用敌人的反突击消灭其有生力量,可是,等敌人冲到了路上,四连这才发现一连不晓得到哪里去了,于是,韩猛子立刻带人杀出来,而这时候,只能进行肉搏了

八路军的一级战斗英雄韩永正,就是在这场肉搏战中牺牲的。(在马甲我查看到的资料中,所有的老战士都不愿意提及韩猛子阵亡的具体经过,只是提到了两句话,一句是撕心裂肺的呼喊“连长牺牲了,为连长报仇啊!”,另一句是事后的感慨“那一仗,四连太憋屈了”。

的确,四连的这场肉搏战打得憋屈。一连打阻击去了,而近在咫尺、却同样蒙在鼓里的二连,也没有来帮忙。南边是逃窜的俘虏,西边是敌人的援军和打到跟前的炮弹,面前是拼命突围的敌人,身后是必须保护的军区首长……疲惫的战士,以一敌二地肉搏,而这时,不仅身边的兄弟连队一个人也不露面,就连本连队的机枪也没有响一声(两个连的机枪阵地本来都在路南,但王永元参谋长考虑到况政委已经受伤,就统一指挥,他在二连前线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后面四连的机枪也跟着二连前移了)。这样的场景,能不憋屈么!

四连,连长阵亡,指导员、副连长重伤,两个排长阵亡,一个排长负伤……但四连是好样的,死战不退

肉搏还在继续,西面,冀鲁豫三分区基干团的防线已经有两处被突破,鬼子的炮弹已经打到了西门。陈再道司令离开西门向东门方向走,桂干生司令员先跑去找曾玉良团长,传达命令:立刻开始总攻!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消灭敌人

的确,在这种胶着情况下,撤退和进攻是同样困难的事情。可是,骑兵团又该如何组织进攻呢……

 

四连的战士,在西门与皇协军肉搏,六十多把马刀对一百三十多把刺刀,死战不退

陈再道司令则向东门方向走,去找曾玉良团长。据他的警卫排长周开树回忆(周排长后来成了骑兵四连的连长),四连刚冲上去的时候,陈司令就站在西门的路当中。当时,前后都是枪炮声,四周还有许多哗变奔逃的俘虏,可司令员却不为所动,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肉搏场面,仔细看了四五分钟以后,司令员旁若无人地走了。他放心了

肉搏战的时间都不会长,关键在于前几分钟。而最能体现部队战斗精神和战斗素质的,也就在于这短暂的关键时刻。陈司令看到了他需要了解的东西,他因此决定,立刻发动总攻,消灭南李庄的残敌

皇协军与四连肉搏,真是找错了对象。本来,骑兵们日常的主要功课就是训练用马刀对刺刀,先在地上把招势练熟了再上马练,先练一对一、再练三人组队;而敌人的步兵都没有练过怎么对付马刀,见到一大排亮晃晃的军刀,先就怵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