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延滨:胡弦的“弦外之音” ——读胡弦组诗《定风波》有感

(2015-12-04 15:45:34)
分类: 评论、访谈

             胡弦的“弦外之音”

                    ——读胡弦获奖组诗《定风波》有感 

                                              叶延滨 

 两年前,我为胡弦写过一篇短文,读了《定风波》这组诗。我又想起我为胡弦诗作说的这段话:“胡弦是近年来活跃在诗坛的优秀诗人,我想起了他今年的诗作《旅途》:“——有个壳子罩着我们。/ 车子钻进山洞(它和那黑暗是否交换了什么?) /又钻出来。天蓝得/ 像另外一个世界的底子。”这意象有点如我们近三十年的诗坛,一个极其丰富又充富荒诞和戏剧性的过程。开放对于中国诗人的冲击,大概超过了其它领域的人们,信奉了上千年的中国诗歌传统,一下子被现代主义的诸种主张和主义弄得无所适从,好像一两个背着手巡街的警官突然被满大街狂欢的舞者弄得目瞪口呆。当诗歌从狂欢高涨,一下子进入寂静小巷,诗人发现原来许多狂欢者与诗歌毫无关系,某些个叫的最先锋的“主义”旗帜指引下,没有人能够写出一首可以称为诗的东西。假面狂欢者被时间请出诗坛,而“天蓝得/ 像另一个世界的底子”,诗歌依然活在蓝天下,与绿叶、鲜花、和阳光,与生命、爱情与希望。胡弦的诗歌,有一种高贵的气质,这是诗的气息,越来越世俗化的现实面前,胡弦的诗歌让我感受受到历代中外优秀诗人留给我们的高度:关注人生,关爱生命,引领精神向善向美。我们的读者已经厌恶了把诗歌当做歌功颂德的工具,长久地仰视太阳,会让我们丧失视力;然而,光明永远是诗人给予读者最好的礼物:“有次做梦,我梦见它的根,/像一群僧人——他们/ 在黑暗中呆得太久了,/对我梦中的光亮感兴趣。”诗歌就是诗人永恒的梦,如果诗人梦都一片黑暗,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在《定风波》里,我又看到了这片阳光:“到最后,生活是一街筒子好阳光,/幸福和伤怀各有去处。”他是在写古镇,写古镇里西老的茶砖和茶色的生活,却依然想到了阳光,又用阳光把我们引出那灰暗的小镇。大概这就是诗人,诗人的高贵之处,是他用最亲近心灵的方式引领心灵。

 胡弦诗歌的节奏是舒缓而平和的,只是这一组诗里,用了急风聚雨式的古琴弹拨式的节奏,写了一首六行的《定风波》:“红粉乱世,关山鸡鸣,/灭门的大火有人逃生。/十年,送葬的队伍出长安,/十年,君子报仇,顺手把国家拉出火坑//。十年树木。北风急,琴未成,/传说里尽是不甘心的人。”不知别人从中读出了什么,我从中读出了一声长叹,噫唏嘘,世事纷争,红尘滚滚,其实就是一些不甘之心在做永无宁日的不甘之事!而胡弦在这六行诗外为我们创造的另一世界,无欲无用且无拘,自在自得且自信,虽不是悠然见南山,却也在俗人俗事俗到家的一堆现实面前,“把茶叶的呢喃,纳入一块茶砖的沉默。”

 无欲是因为看透了也悟明白,知道天底下最无用的是诗歌:“当我坐在这条长凳上,/当不知名的鸟儿鸣叫,/当不识字的南风一次次经过,我意识到为此/写一首诗歌的确是多余的。”这是一种觉悟,诗歌确实是无用,知其为无用,无法用诗“定风波”,若是心有不甘,诗歌也万万不能成就史书上那些风澜壮阔的恩怨情仇。然而,诗人却守着诗歌这座“花园”,因为在诗歌里,会出现语言创造的“无用之用”奇迹:“地上,斑驳的树影和从前一样,/除了那向每阵风倾斜的新枝。/无数被混淆的岁月,沙沙响。/一座花园,正是那失而复得的花园。”身外风波未定,而诗人内心却重建了那失而复得的花园。诗人何为,用语言重建心灵花园者也!大唐盛世何处觅?难道是博物馆里三两陶俑、一柄锈剑?非也,是打开书本,融凝在唐诗里那不散的气韵和意境。

 知无用而用,用时也就无拘。可化为一棵树,“满身伤痕,带着一柄斧头的愤怒。”也可“只和一盏茶,守着石上辙痕,画里龙虎。”笔下无拘的题材与无拘的形式,显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内心自由与在。

 胡弦是当下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也不是超人,写作之余还要干俗事编稿子,举止平凡也出入于茶坊酒肆。只是我真的想说,我从胡弦的诗歌看到了一个可喜的迹象:文人笔下有了文气,文人内心有了自由。难得!


定风波(组诗选六)

 

《花园》 

你知道当我坐在这条长凳上时

许多年代已过去了,

许多人许多事,有的消失,有的

已被写进了书里。

 

当我坐在这条长凳上,

当不知名的鸟儿鸣叫,

当不识字的南风一次次经过,我意识到为此

写一首诗的确是多余的。

 

地上,斑驳的树影和从前一样,

除了那向每阵风倾斜的新枝。

无数被混淆的岁月,沙沙响。

一座花园,正是那失而复得的花园。 

 

《羊楼洞古镇》 

有人在佛前祈祷,

有人打马去了蒙古。

光阴狮吼。有种

制止颤栗的办法是:把叶芽的呢喃,

纳入一块茶砖的沉默。

 

有人在老宅煮水,另一些人

在消失的酒肆里唱歌。有种

对付历史的办法是:

不关心天气之变,天下之变,

只和一盏茶,守着石上辙痕,画里龙虎。

 

到最后,生活是一街筒子好阳光,

幸福和伤怀各有去处。

仍有人在隔壁继续搬动茶砖,

像在拆散一座城,又像在

温习古老的砌墙术。 

 

《自鼋头渚望太湖》 

这乱流的水如同书写的水,如同

控制不住自己书写的水。

 

小岛像谜语一样安静,

有些伤害已变得如同抚慰。

天际线穿过更遥远的岁月……

 

那沉没在水底的,是我们共同丢失的部分

经历中有那么多需要打捞的线索。

 

这乱流的水如同取消一切的水。

——你仍有无数重新开始的深浅,

你仍只有一个用于结束的平面。

  

《定风波》 

红粉乱世 ,关山鸡鸣,

灭门的大火中有人逃生 

十年,送葬的队伍出长安 

十年,君子报仇,顺手把国家拉出火坑。

 

十年树木。北风急,琴未成,

传说里尽是不甘心的人。

 

 《渡轮》 

有人能看见江上的十字,

渡轮横江拖曳出的水痕

和过往货轮的水痕交叉的十字。

 

水痕很快就散掉了,

看见十字的人,

还曾看见过水底的大火,以及

沿着泡沫滑动的深渊……

 

有时江上起了雾,

那是被十字反锁住的大雾。

一声汽笛,客轮冲破雾气,像是从

古旧年代中开了出来。

 

还有人能看见更久远的十字,

那时,江上浪大、船少,

宗教,还不曾诞生。

  

《黑白石子》 

从前,西藏有个强盗

叫潘公杰,杀人越货多年后,

幡然醒悟,剃度礼佛。

他修行的法子是:

心有一善念,面前放一白石子,

心起一恶念,面前放一黑石子,

待石子尽白,他已被叫做

高僧潘公杰。

公元2015年,我来西藏,

见冰川、戈壁、河畔多石子,

大者如斗,小者如指,为风

和流水雕凿。

于是想起潘公杰,于是想起

以流水之慢,祛恶如剥皮,

以风沙之快,持善如诛心。

一双杀戮的手到最后

接受的竟是石子的教育。

而黑与白,每次微小的移动,

宗教与人心中

都有雪崩生,有高原起伏。

指尖冷,天堂远,地狱

始终不远不近跟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