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收获,还要问耕耘

(2025-03-24 15:58:38)
 问收获,还要问耕耘

 

 

 

 

   这两天,相继参加了几个学区“教师论坛”,产生一些想法,似有不吐不快之感,故形诸于笔端。

   关注眼下的教育现象,表达想法,直抒胸臆,还是缘于对所献身的事业的挚爱。因故,也挑起话题,希望引起思考和争论,目的仍是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博客只针对现象进行议论,为了便于思考讨论,隐去学区的名称。

   这天上午,起了大早,赶到学校参加学区共同体教师论坛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新时代、新教育、新课程”。虽为论坛,却是以载歌载舞,领导与教师同乐的形式进行。虽为节目,但教师几乎全员参与,他们的课题实践,他们与课题研究一起成长的过程,则是透过节目形式呈现出来。看得出学校的课题“趣课程”,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他们的潜力得到开掘,他们的研究得到尊重,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课题实验的推进是扎实的,具有广泛性,具有群众性。

 在这里,我品味出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看来,搞课题,搞实验研究,一定要有广泛参与性,要让教师享有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一旦如此,课题研究将势如破竹,旗开得胜!

 又一天,参加另一个学区的论坛。老师们都做了认真准备,将近20余位老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围绕议题,开展的“全科阅读”,进行交流发言。前面9位语文老师,分别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做法、感受。总体都是不错的。好几位老师都有自己个人的思考,都有自己较深刻的感受,他们的发言有很强的操作性。列举一、二。有老师运用“案例解读”,就自己执教的一节课中某一个环节的处理,谈自己对“语文味”的感悟。这位教师抓教学案例,让人眼前一亮。带着问题,剖析案例,融进思考,方有所悟。有老师,重视儿童阅读指导,颇有见地的发言,获得不少掌声。比如提出“阅读不是作业,不是负担,而应该是习惯”的观点,应视为对儿童阅读指导中“形式主义”做法的宣战。又如,课外阅读,“坚持就是王道”的教学主张,“多搞阅读分享会”的源自实践中的体会。有着浓浓的“乡土味”,太接地气了!我真为这些老师们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指导点赞!

  观察整个会场,近200位教师,正襟危坐,聆听发言,我感到他们的参与是否“被动”了些,仅为作壁上观。这种经验交流会的做法是否可以变一变,如设置论题,展开辩论;安排攻擂手,组织擂台赛,充实加强互动交流环节等。

  另外,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否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注意研究的连续性,注意课题目标的把控,注意研究周期的相对完整,不要浅尝辄止,不要浮光掠影,要下真功夫,力争达成研究目标,有利于促进实践活动,改善实践活动。此外,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课题实验的目的意义要宣传,具体实施的课题目标、课题内容、实施步骤都要给实验教师反复讲清楚,(从这点上说,几位语文教师的发言,围绕”全科阅读“的探索,似乎弱了点。)让他们心中有数,自觉地通过亲力亲为,切身体会,获得认同,从而产生参与课题研究的那种幸福感,成就感。真的,没有教师的真正参与,我们的课题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匆匆落笔,望引起思索。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段话我们耳熟能详,搞课题研究,搞教学实验,搞一切工作,我们都该这样做。

                                            

                                             2019年元月15日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