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别蔡国华老师

(2025-03-06 12:22:15)

送别蔡国华老师

 

 

程梅发来微信,2月2日清晨辞世的蔡国华老师已入土为安了。

蔡国华老师,我们都尊称她叫蔡婆婆。享年94岁。她是南明区黄泥哨人,五十年代初期,因工作需要,她到云岩区小学工作,负责后勤管理工作,她任劳任怨,工作勤勉,几十年如一日,和老师们关系融洽,也深受老师们欢迎。

我趁夜到殡仪馆灵堂吊唁蔡婆婆,一生勤勉,善良,质朴的老人,此刻,静卧在棺椁中,安详,慈爱。我的耳畔总响起她那清脆又有点沙哑的声音:“小高”,此时,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想起半年前,我的八十寿宴上,她在别人陪伴下,来到现场,微显富态,脸上挂着笑容,但人显憔悴,步履蹒跚。我迎上去,安排她落座。很感激她前来,又和大家团聚了。我安排好和她合影留作纪念。

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同事们中间。

蔡婆婆带给我的是一段记忆,是属于我的青春记忆。当然,云岩三中是这段记忆不能忘却的核心。1973年,当时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云岩第三中学应运而生,我抽调到特殊年代的这样一所学校。学校上下齐心,老师间互帮互学,乐于进修,勇于争先。在当时的背景下,硬是狠抓教学,研究之态蔚然成风。我庆幸自己来到这所学校,在这块沃土上得以成长。

学校后勤组就在教学楼的楼梯间,窄小,转不开身;但却有力地支持了教学。学校的发展和蔡婆婆以及其他同志的努力分不开。我记得,那几年的迎新年聚会,蔡婆婆主管,几位热心的老师当仁不让,那样的聚餐大碗的鱼肉,樽酒劝酬,杯盘交错,热闹非凡,纾解了老师们一年的劳累和疲乏,总留在我的记忆中。她和老师们总关心我的终身大事,是她们的牵线撮合,让我的榆木脑袋开窍,终于良辰礼成,婚姻美满。

相聚总有离散时。几年后,我调出了云岩三中,但和蔡婆婆,和云岩三中的关系似乎更紧密了,几乎每个月的聚会,维系着我们的情感。老同志都退休了,我也到时间退下来,云岩三中的聚会总坚持举办,看看老脸老嘴,彼此相互问候,这是种记挂,这是种情感的延续。

这些年,黄泥哨那边有什么杀年猪,推包谷……她总给我们送过来,她安排大家到黄泥哨吃新,到金翠湖游览……真是个热心人!一位善良的老人!我妻子生病,她过问最切,巴望我的亲人病情能有缓解……

还企望着开春再次聚会能又有见面机会,她却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我听说她病情恶化前,住了三次院,受尽磨折……

天堂没有病痛,愿蔡婆婆一路走好!

安息吧!

 

 

                 202536日上午于玲珑湾         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赏梅
后一篇:送明德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