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外孙女从学校归来,就告诉我们,他们班的《茶馆》已经参加了学校的演出,进入了决赛。决赛将在下个学期进行。
我为外孙女参加演出感到高兴!
高中生演话剧,并不稀奇。上世纪头二十年,许多中学都演出过话剧,南开中学的周恩来以及邓颖超,曹禺、欧阳予情等知名人物都上过舞台,演出过话剧,这是他们成长中的一簇浪花,这是他们人生中惊艳的一段插曲。读过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戏剧演出都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高中举办话剧演出,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语文》课本里就有剧本单元,剧本,是一剧之本,它是属于演出的。让孩子们进行剧本演出,这也是孩子们的诉求,是孩子们学习剧本的需要,与剧本相关的文学常识在剧本演出中,他们都会悟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个定义,那些个注释。外孙女的学校,有的班级还排演了《雷雨》,获得第一名,有个班将一部喜剧电影改编成独幕话剧演出,也深受欢迎。
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外孙女谈起演出就眉飞色舞,她饰演“康顺子”一角,她反复叨念角色仅有的一句台词,注意体会台词与人物的关系,她还注意练习剧中人物是怎样倒地的。
通过演出,她走进了经典,她知道了场次,角色,内心独白,也了解了《茶馆》的年代故事,以及演出的这一幕的时代背景,她增长了这方面的知识,这不是老师讲授的,而是她在演出过程中,实际悟出来的,感知到的。
这真难能可贵!
语文课,不能仅仅在教室里,练习那些个划分句子成分,修正那些个病句,知道这些病句属于什么毛病,背诵那些指定的名篇名句,去应付考试,去适应考试。孩子们不是考试机器,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孩子们成长的需要。让他们演出话剧正是其中的一个节点。
对此,我们的教师不应忽视!
共和国首次颁发的“人民教育家”这一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于漪老师曾这样大声疾呼:“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现在是淡化育人,异化为育分!”她还说道:“我不断的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里的。“
引用于漪老师的话,只是为重申我的观点。
预祝外孙女的班级下学期的决赛圆满成功!
2023年5月28日下午于玲珑湾
(4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