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游之九夜游贞丰古镇想到的

晚上,贞丰古镇的游览,让我眼界大开,浮想联翩。
贞丰县城和其它城市一样,大兴土木,进行城市开发建设。新城,那林立的商铺,炫目的灯光,以及宽敞的街道,时尚,繁华,热闹。
那旧日的老城呢?
听说这里有座古镇,我很想走一走,就约了一众同伴,趁饭后散步,花了近半个小时,步行前往这座古镇。
据说,这里就是贞丰的老城。
我翻了一下官网,有这样的记载:贞丰古城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至今保持着原汁原味,古朴自然。即便时间流逝,世界变迁,这里在变成灯火辉煌都市前,还能保持着古朴、纯洁、静谧……
眼前是新建的古镇城门,上面的匾额书有“大西门”三字。门楼厚重,巍巍乎,傲然屹立。旁边挂有“历史文化街区” 标牌。
从城门外往古镇看去,安静祥和。整齐划一的商铺,灯火通明,灯笼晚照,可以想见白天商业活动的繁盛。在路首的商铺,糯食制品点繁多,如今正逢清明,这里拥满了前来购物的客人。店主还递上名片,招徕着生意。
向导带我们走进古镇深处。
当年贞丰首富,著名的“谭家大院”就在旁边的小巷内。这是一座古老的民居建筑,已有百年历史,也是当前贞丰古城明清一条街保护最为完整的百年民居建筑,岁月斑驳仍依稀可见。古色古香的大门,坚挺的门樘,门楣上就挂着“谭家大院”的匾额,上方有装饰纹样,下方还有两个门簪,镌刻有“乾“”坤”两字。此刻,大门敞开着,放眼望去,宅院厅堂整齐,青石板的地面,楼梯口侧面的墙壁上挂有琵琶,吉他之类的乐器,庭院里的水井,花台,家伙什摆放整齐。这里,既有北派四合院的格局,又有南派阁楼式的结构,整座庭院似乎是中西合璧的式样。此时,琴声响起,品茗喝咖啡,别致,雅兴,吊人胃口。
整座宅院古朴,厚重,实用性强,充满人气味,烟火味。旧有时光在这里停滞,往日的辉煌在这里得以保留。据介绍,这些房舍自1949年以后都未撤除过,作为当年首富,老宅多次返修,但都修旧如旧,还保留着历史原貌。我惊讶不已。
导游又带我们到另一条街,仍是旧式房舍,木质房屋,木窗,木门,木隔板,门上的锁盘样式,扃鐍,门环,都很古旧,但很整洁。门上有锁,房主人都已经搬离。但这些房舍都保留下来,统一进行改造。
据说,这里也是明清一条街!
这些房舍,都是古建筑,都是文化,都是文脉!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它固有的文化,它固有的根。城市的古建筑不应该轻言撤除,对旧有房舍应坚持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城市房屋开发的底线,任何人都不应该触碰。
贵州日报原总编辑刘学洙在他的长篇报道《高家花园春秋》中专辟一章写高家花园。
他写道:“高家花园其实是不应该毁掉的一个文化遗产。北京的王府、苏州的园林,哪一个不是旧时代统治阶级的活动之所。今天,它却回归人民,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胜地。可以设想,如果贵阳高家花园、唐家花园,几十年来一直完好保存下来,贵州的历史文化面貌,岂不增添几多极有说服力与魅力的光彩。贵州作为一个边远落后的省分,省城竟有如同高家花园这样的民居建筑,人们岂不可以更能窥见贵州社会发展的轨迹与文化水平吗?”
他在私下向我表示对高家花园被毁留下的惋惜,他还对我说,他家在福州的老宅没有被撤掉,福州的三坊七巷都仍旧完好保留着……
旧则旧矣,对老房屋,对旧有房舍,不是随意拆除,而是一路一巷,统一布局,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对旧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房屋,注意保护性开发,注意保留历史原貌,修旧如旧。
还是那句话,房屋是一种文化,是凝固的历史,是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根!
希望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城市能像贞丰县一样,保护文化,保护文脉,保住城市的根!
在贞丰,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看到了没有湮灭的文化!
2023年4月18日于玲珑湾
(说明:因电脑问题,伙伴们拍摄的照片是通过微信传递给我的,而我的电脑凡微信传送的画面都打不开。对不起同伴们。谨致歉意。因故只好在网上选用了几幅图,如涉侵权,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