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游之二
令人缅怀的纪念碑
3月27日下午15时,我们离开黄果树,靠在座椅上打瞌睡。16时40分,抵晴隆著名的二十四道拐遗址的公路旁。我们是经新建的公路抵达这里的。路边的堡坎上,书有“抗战生命线”的字样,路边有当年的军车,摩托和高射炮的实物展示。
抗战进入关键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的援华部队登场,与之共同对付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十分关注滇缅公路的建设。为了保障物资能源源不断地通过滇缅公路送到抗战的最前线,二十四道拐作为最重要的节点,保通畅,使之成为抗日战争中的大动脉和重要生命线尤为重要;晴隆民众积极支持抗战,出工出力,让二十四道拐从总设计师的图纸变成了晴隆大山之间的车道,成为抗日战争的补给线,生命线
,因此,也成为了国家抗战遗址之一,成为 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之一,成为
人类不屈不挠的纪念碑!至今为人们所缅怀!
了不起的晴隆人民!





国家还专门摄制了同名电视剧,广为宣传。
伟大的抗战精神万岁!
我们乘坐观光车行进在这二十四道拐的公路上,路面铺设的碎石已经碾压得发亮,碎石细沙露出地面,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可见这条公路使用的频率之高,它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之大。道路的设计很精妙,我们沿路看见,虽然弯道繁多,但是弯道上下堡坎都有大石块护砌,挡墙的石块整齐的堆砌在路边,如兵阵,似坑道,尤似龙摆尾,战时发挥的作用一定不小。看到遗址,我发自内心对当时的设计者,施工者肃然起敬!


我们登上了二十四道拐对面的制高点,这是新建的一段公路,绕圈,向上,再向上,直通峰顶。站在高处,远眺道拐,弯弯曲曲,呈长蛇状,巍巍然,煌煌然,就蛰伏在这大山之间,成为这大山腹地的生命线,在战时曾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补给,将胜利的嘱望化作二十四道拐的保畅,化作积极支援全民抗战的实际行动!为此,贵州人民书写了不朽的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史迪威将军,这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这位美军中将,(后晋升为四星上将)我们不能忘记!陈列馆前,有他与乡民交谈的塑像,一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老人,一个亲切和蔼的老人!不管世事如何发展,这段中美之间合作的历史永载史册。

走进陈列馆,两侧148台电视机都在播放健在的国军举手致敬军礼的画面,称为致敬墙。让人犹发感慨。
陈列的图片,表册,留下那段历史,留下中国人民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朽功绩!




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日月可鉴!!
站在陈列馆前高高的石阶上,远眺大山腹地中蛰伏着的二十四道拐,我的眼睛湿润了。


面对那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纪念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2023年4月10日于玲珑湾
(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