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2023-01-15 11:26:00)
刚刚打开手机,看见堂妹冰冰留的短信,幺婶已经于昨日安葬在海天园,与多年前辞世的幺叔合坟了。
这个冬天,我的两位亲人相继辞世。她们,我是准备过年时,前往府上拜年的。惜哉!
拜年,是中国人在传统节日春节里的一种习俗。在春节期间,亲戚之间相互走访,交流感情的一项传统的活动,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小时候,春节期间,总跟在母亲后面,到外婆那儿,到母亲的哥哥姐姐处,到父亲的长辈们家里拜年。那是探望,是问候,是祝福,是一种礼貌,是一种礼节。虽然已经没有旧时叩拜那样的仪式,但对老人,对长辈的尊崇,敬慕,是发自内心的,是从眼睛到心怀的一种情感流露。我很注重这样的仪式感。
母亲去世后,我是长兄,拜年的活动总是我带头。因弟妹都在遵义,贵阳的事,就是我和妻子承担。伯伯家的三位堂姊,是一定要去的。那种亲缘,她们对我父亲的尊崇,那是种让我总割不断的亲缘。此后,二姐,大姐先后去世,每年,我们的拜年就到龙姐家。她住在女儿家里,身体虚弱,头发花白。对我们的到来,她十分热情,问长问短,谈天说地,精神很不错。这种场景多年来都记忆犹新。
愿这几位堂姊在天之灵安好!福佑你们!
舅舅家的女儿易慧姐。退休前,曾任省城镇规划设计院办公室主任。几个月前,我还到中医二院看望过她。可惜她没能挺过这个寒冬。她是我最敬重的表姐,我称誉她为熊家又一位了不起的女子。她贤淑静婉,但刚毅顽强,生活的磨折没有压垮她。晚年,她学唱京剧,拜教省京剧团老师,每周从不缺课,能唱多段折子戏。《贵妃醉酒》《武家坡》《苏三起解》,她字正腔圆,求一个精神的愉快和振作。在我们表兄妹聚会时的表演,获得满堂彩!
因为拆迁,她搬了几次家,我们都循路寻去。小儿子因为青春之故,她一直和儿子住在一起,她这个母亲坚强伟大。我们去看她,家里收拾得挺整洁,她和我谈起对我父亲的印象,谈我的母亲,她是那样的温文尔雅,分外亲切。我的好表姐!她的音容笑貌,永驻我的心间。
幺婶,大坝子高家仅存的几位“昌”字辈老人。每年,我和妻子都去探望她。前几年,我们还去仟纳餐馆,为她庆贺95岁生日,相约期颐之寿我们再聚。哪知,这个寒冬没挺过去,竟成永诀。每次去她家,他的女婿手巧,蛋壳作画,十分精美,每年都不重样。幺婶坚强,坦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她没有倒下,而是含辛茹苦,抚养子女成人。这个长期从事医卫事业,卫校,老年大学的专任教师。她的养生之道,简单,适用,她亲切,轻言慢语,每次都给我们传授养生保健知识,十分受用,对我影响很大。
可惜,再也听不到了!
人琴两亡,风木含悲,愿你们一路走好!
癸卯春节就要到了!愿你们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