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宝岛行之七
在水一方
早餐后,离开宜兰城,继续北上。
约1个小时,经过长约14km的雪山隧道,过基隆,抵新北市。旅游车径直前往这里的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是地名,不是植物的名称。它濒临东海,当年,西班牙船员到过野柳,被这里的美景吸引而发出惊叹。野柳就是西班牙语“美丽的岬角”之意。
海风强劲,碧浪拍岸。苍茫云海间,远处灰色的轮廓就是基隆港。于是,我想起了当年聆听张暴默演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鼓浪屿之波》,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此时,当这首歌曲不由自主真切地回荡在耳边,那个梦幻般的基隆港就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心却被眼前的奇幻景象所吸引。

远端是基隆港




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海域,湛蓝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这些完全留存于大自然的奇幻的礁石,而这些散落在海滩上的神奇的礁石却构成了一片片惊艳的海边美景。故而,这里则被冠之“地质公园”的称誉。
大自然这个雕塑家很了不起!这儿的砂质礁石,经千百年的海蚀风化以及地壳作用,它们以千奇百怪的造型呈现于岸边深黄的砂质礁石上,就像一场展演会,让人一饱眼福。你瞧,礁石幻化成了什么女王头、仙女石、鹰头石、蕈状岩,豆腐石,海蚀壶穴,海狗石……这些礁石引发人们想象,像什么,就是什么。
野柳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的。以蕈状岩为例,其演育的过程是岩层的节理受海水日侵夜蚀,砂岩中质地坚硬的结核,慢慢地露出,再经风吹、日晒、雨淋、海浪以及强烈台风的吹打,便呈现出眼前如此那般的无颈、粗颈、细颈以及断颈等不同形态的蕈状石。这些不同的形态,正代表着岩石不同的演育过程,尤其那个“女王头”的形态,便使野柳地质公园闻名遐迩。
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所以称它为“女王头”。拍照的人之多,里三层,外三层,从各种角度取景,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美丽的蕈状石
尊贵的女王头



我想起了在克拉玛依看过的魔鬼城。那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雅丹地貌景区之一,千万年来,强劲的风刀斧般剥蚀着岩石,雕刻出千奇百怪的形状。那些风蚀岩群的形状,像极梦幻的迷宫世界,或如同蔚然壮观的大千世界一般.
……
海蚀、风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眼前的世界变幻莫测,大自然,伟大的工艺师!伟大的造型者!
太阳暖暖的,海风暖暖的,徜徉在这美丽的海边,真的是让人留恋忘返。
沿礁石继续上行,可以看到更宽阔的大海。
海水碧绿澄净,礁石光怪陆离,让平静下来的心也干净了一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慰藉的心理情境,几千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世界上最美的东西,都是息息相通的。野柳,绝美的一处风景,在海峡的一端,可望难及;“伊人”既遥远而又美丽,可望难即,她们都构成了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迷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如今,眺望这美丽的大海,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不正是这种唯美境界的真实体现吗?
野柳,绝美的一处风景,有机会一定再来台湾看看。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2015年10月20日记
2022年10月28日整理
本文受李凤岐文章《野柳风景》影响,特致歉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