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读万卷书
行万里书
——“环波罗的海游”之十一
己亥年环波罗的海游结束了。
两周的时间,我们从北京飞抵莫斯科,又到圣彼得堡,再转乘高铁到赫尔辛基,继而从波罗的海北岸到南岸的爱沙尼亚。然后,再环海绕了一个封闭的曲线。其实,圣彼得堡在波罗的海的东头,丹麦的希兰岛在海的西端,这样看,我们此行,确乎是环绕波罗的海,转了6个国家(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瑞典、挪威、丹麦),最后从瑞典斯德哥尔摩返回祖国的。


两周来,吉星高照,北欧人一年只有60天的阳光,竟然都被我们遇上了,天天都是艳阳天,望着当地人享受难得的日光浴,我们则当成稀奇事。在丹麦,还赶上了29度的高温。阳光伴着我们,完成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两周来,我们在赫尔辛基渡过了芬兰湾,挪威湾区看到了挪威海,在哥德堡,迎来了北海,远眺大西洋,足迹涉猎北欧大地。这里山川竞秀,这里田园牧歌,这里森林无边,这里古堡森森,让人流连,让人向往!
在旅行中,我越发感悟这样一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趟旅行,有一个好向导,这就是睿智、博学、干练、善良的小魏,这个研究日尔曼文学的博士生,如今带团干起了导游,也为外国人担任翻译,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北欧,据说是北欧的金牌导游。这里的山川峡湾,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他都了如指掌,口若悬河。在塔林,他告诉我们,为什么东正教的十字架上多加了两根木条?他指着教堂的顶端,询问上面的小人是谁?在峡区,他告诉我们山妖的故事,回到瑞典,他又一次提起卡尔马联盟……于我们,他任导游确实激起游客浓厚的旅行兴趣,让我们去了解,去观察,去感知,去体验,去探个究竟,获取观景以外更多的东西,更丰富的体验。于小魏本人,这样的旅游进一步拓展他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他曾对我这样说,我是研究日尔曼文学的,这样的工作经历,这样的成长阅历必然促进我的专业成长。我想,以后他不管从事教学,还是进行研究,今天的阅历,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本文成文之时,小魏已经晋升奶爸,祝贺小魏,家庭、事业双丰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魏的故事已然是一个生动的诠释。
在爱沙尼亚,我们离开轮船上岸,接待我们的旅游车驾驶员是一位五十开外的麦克夫人,皱纹已经爬上她的脸庞,秋霜已经染白她的头发。但是她干得挺欢,俯下身子,钻进底层车厢搬弄箱筴,任劳任怨;看见我们,虽然言语不通,但总是笑容满面。我们都以为她是否家况窘迫,否则干吗承担这份繁重的工作。小魏告诉我们,不一定!北欧的妇女都崇尚女权主义,她们能干的事,绝不输给男人。我想起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不甘于窝在家里,成为男人的附庸,宁要个性解放、也不做"贤妻良母",她毅然走出家门,干一番事业。与麦克夫人,这不都是相通的吗?读了鲁迅的《伤逝》,我们都会担心子君,她走出家门,还会回来吗?为什么要回来?
这次旅游,这次旅游之所见,加深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确实信奉这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年纪大了,四处走一走,看一看,增长了阅历,增长了见识,也感悟了人生,体味了别一样的境况,别一样的生活。
旅行,也应该成为退休生活的一 部分。
北欧匆匆一行,留下深深的印象。特以上述文字,记之。
注:此次北欧之行,我与妻子得到众多团友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另,我的博客配图,借用若干团友的图片,在此一并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