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击式水轮机与水斗式水轮机
最近遇到一个机组,设计院的弄死要斜击式的呵呵
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以下纯个人观点:
1.斜击式的效率低下
虽然斜击式的曲线是84左右,但是实际的真的可以到这么多吗?
现在的斜击式大多是靠近以前统一设计的机型来的,真的具备全新设计的厂家不多
而且一点:斜击式的转轮的制作,这个是直接关系到效率的。我目前个人看见最好的是采用压模(估计没有厂家使用数控斜击式叶片吧?2022年补充以下,随着数控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数控叶片了,斜击式的确实也有人用数控的叶片)那么我这样定义吧,做得好的效率在80~84%吧,而水斗式的单喷嘴好的木模,基本在87~90%吧,所以至少是差别了6%以上,甚至更多。姑且不说很多斜击式的选型是很偏僻的。甚至很多人是使用的反击式的方式再看斜击式的曲线
当然有个别厂家说的自己什么独门斜击式的木模效率87%之类的呵呵,甚至号称斜击式要达到90%(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现阶段没有吧,一些学校科研单位号称自己研发了高效率的斜击式的型号,实际用下来一塌糊涂......希望继续努力)
斜击式出于结构和理论以及木模的限制现阶段不会很高。
特别说明,不要把发够电了,有一点的超发当作是自己的机组效率很高。那个是你的设计余量大
斜击式大多采用62/45的喷嘴,余量很大的。
2.斜击式不适合比较大的机组
否则效率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浪费的太多了。
斜击式效率低下明显不符合国家的能源需求。
现在杭州那边1500r/min的电机多吧,甚至高转速的混流式都可以很好的取代斜击式的。
3.斜击式确实便宜
在可以水斗式可以斜击式的时候,斜击式确实很有性价比的。基本要比水斗式的提升2个档次的转速
这里的价格差别还是很大的
但是这个只是眼前的利益。
3、5年之后,斜击式就是恼火了。3、5年之后水斗式的效率优势出来了,每年多20%以上的纯利润啊
4.
实在喜欢斜击式,建议是那种能很好的靠近标准机型的。如果你的电站的参数不能很好的靠近标准机型,那么就要好好的找厂家了,也许就是那么1、2家呵呵。
为什么?很多厂是按照标准机型来给你略微的修改以下的。比如你的是50/1*9的,但是标准的是50/1*12.5的,如果不给你新设计,直接套用标准的,在小出力30%~70%的时候效率是很低的哈,极低。
因为水轮机的效率测试其实是很郁闷的呵呵
测试出来差个3%都看不出来的,甚至差个5%都是很正常的。
5.一般不建议选择斜击式,除非参数确实很特殊,对效率的要求很低。
好了,简单说以下
也许你要问我,我怎么知道效率是那么多的
1.模型的效率,你可以参照,这个是最实际的了。
2.水轮机的效率不是只有转轮的,是一个整体的。
3.转轮的制作差异,也就是人家喜欢说的什么工艺修正什么的。
4.就是喷嘴的计算,喷嘴的过流量的计算还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喷嘴这个东西也是做了很多实验的
5.参照一些世界级的试验台的效率测试来类推。
..........
好了,大概是这些吧呵呵
---------------------------------------------------------------------
以上是2012年写的
2022年1月补充,其实我后面也补充过一些这个的。
21年底,我听一个电站的老板说,他对比了他自己装机的斜击式和水斗式,明显要高得多,他的电站不大,他自己对比的他那台斜击式和水斗式的机组
相同流量
斜击式发100KW时,水斗式可以发160~170kw
中间数据我忘了
斜击式发400KW时,水斗式可以发500KW
这个数据的对比仅仅时这个电站的两种不同机器的对比哈,不代表所有的都是这么大的差距。
但是水斗式肯定比斜击式效率更高一些,应该时不容置疑的。
如果不是实在在意设备的价格,真的不建议斜击式,特别时现在有些超高水头的单叶片的极小流量的混流式转轮(比如95-110就是最优单位流量的),已经把斜击式的生存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