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明星幕后 |
我和宋春丽有个约会
宋春丽在《流金岁月》-《九香》现场
印象中,除了在处女作《苦难的心》里饰演过极具光彩的护士“小乔”,在《侬本多情》中扮演过妩媚俏丽的舞女“胡瑛”外,好象她在银幕上就仅仅只能是“老大姐”、“苦母亲”一类的模式形象。似乎她就不曾年轻过、不曾美丽过,亦如鸿图的油画《秋瑟》般,凝重而黯默。不知不觉中,认同了她的“凛然”、习惯了她的“苦涩”、默认了她的“沧桑”,也顺理成章地将她视为甚至等同于中国“苦女人”的形象代言人。宋春丽就是“苦大仇深”的、宋春丽就是“含辛茹苦”的……
有这么一句俏皮却又不失哲理的话——“女人30岁之前的美丽靠上帝,女人30岁之后的美丽靠自己。”这话用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了。始一初已是而立的她在同代女演员中算不得“美”,现如今在逐浪般蜂拥而至的俊男靓女中她更是难有“艳光四射”的现。但是有一点却由不得人不承认、不叹服。20余载的流逝,当年的人老了,而她却依然如昨。依然是那个“淡淡妆,天然样”的宋春丽、依然是当年那个“真且淳”的宋春丽。
欣赏她在银幕上的“美”,也极爱她于银幕外的“魅”。那种于不经意散发出的、那种于瞬间凝结成的。一颦一笑中焕发的明丽、一言一行中流露的爽朗。好一位风姿卓绝的军旅巾帼。同样的,从她的谈笑中可以感受到一分细腻,从她的举手投足处可以捕捉到一种雅致。极似诗人文者的风采。所以说:“宋春丽身上兼备了军人与诗人的气质”丝毫不为过。
若以物喻。
她应是山林处的婆娑修竹。《佳人》有诗云:“摘花不插花,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应是文学中最不讲究过分刻意修饰的“随笔”。于人有益,不仅知识、见地、性情方面也于人熏陶。使人不落俗套而可敬可亲可爱可为良师益友可为隔代相契。
应是篇绝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所谓佳人,丽质天成,素面朝天亦不失绝伦;
所谓丽人,表里如一,明澄似泓高洁若玙;
所谓伊人,银海泛波,倩影几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