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城

(2008-12-25 19:23:36)
标签:

奥运

北京人

炒麻豆腐

高槐

杂谈

 

 

我承认我有北京情结,不仅因为北京是六朝古都。有朋友问我,北京情结究竟是什么,我说,那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想把不懂北京的人,绑架到胡同里的冲动。寻找北京,您不得不到胡同里去。

 
    我生在北京南城,家住前门大栅栏。可以说,胡同就是我的生活。大栅栏地区的胡同群是北京现存最完整最系统的胡同群落了。这里,俨然是一座京式建筑与京味文化的活博物馆。且不说举世闻名的前门商业街、八大胡同……信步走在任何一处,都有看不尽的岁月痕迹,说不完的古话趣谈。寻常人家,窗檐石阶,灰瓦古树,旧井高槐……老宅沉默无语地守护着那一份化不开的浓情。

 

曾经有一位人力车夫告诉我:“给北京五十年,就能把她变成纽约;可你给纽约一千年,他也不可能成为北京!”这番话说得我怅然若失,此后很久,心头蒙着一层尘雾,挥之不去。

 

近些年,我看到从事“北京胡同游”服务的“板儿爷”们蹬着大鼻子从我家门前经过,我很欣慰。蹬车的人兴奋,坐车的人更兴奋。要知道,外国友人想令略的是最真实的北京城,想了解的是北京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要知道,北京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同,她不是纽约、不是伦敦、不是东京……京魂京韵就深藏在每一条胡同里。

随着奥运的临近,旧城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听到前门大栅栏地区也要逐步被改造的消息,一些老人竟落下泪来,一时间我也很诧异,有时候我想:这里的房子那么破,住得那么挤,搬到大楼房去不好么?我也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情愫一不小心就会被误会成抱残守缺吧。诚然讲,谁不想改善生活条件呢,可你不知道,胡同一拆,北京,就没了;北京一没,北京人的那份“念想儿”要安放何处呢?我们总不能够指着一座死气沉沉的故宫,跟儿孙们交代说,这就是北京,你们小丫挺的自个儿琢磨吧!

 

料想,看不见提笼架鸟的“爷”们优哉游哉地遛早儿,听不见“小脚侦缉队”们扎一堆儿家长里短儿,闻不见隔壁大妈他们家羊油炒麻豆腐那怪味儿,摸不着对门儿小胖子儿肚兜盖不住的肚皮……北京还是北京么?奥运精神说得好——人文奥运,可“人文”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想,让毛子们听上一句地地道道的“喏,您吃了么”,这才叫“人文”吧!

 

北京,正在被马不停蹄地拆拆建健、建建拆拆……不容分说,老城砖瓦上最后一点记忆已被推土机抹平。胡同像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厌倦了申辩,只是静静等候判决……对于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我们当然不用再看着他受罪,一拆一建,一改一造,不是正好让他走得干净利落点?

 

看着京城完美中轴线的一侧,冒昧地出现一座国家大剧院;看着苟且残存的那几段老城墙,孤零零地躲在钢筋水泥的森林;看着外国人练练手儿中国人不太懂的“鸟巢”、“水立方”……我有些茫然。我恳求北京的规划者,三思而后行啊。 
    

或许,风烛残年的胡同早就该退出历史的舞台,的确,他已然无力再为城市的现代化做些什么了。北京人啊,咱可不能忘了,这胡同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刻满了北京历史,写满了北京的兴衰。经过北京的人啊,你可以随意地评价它,只要记得,它曾经海纳百川。相信我,胡同一没,世界史册上的北京,将黯然失色。

 
    北京的确不是天堂,北京是人间俗世;俗得那么真实,那么让人欲罢不能……

在我家的后院,有两颗枣树。一棵被砌在了水泥墙里,业已死去。另一棵,每年还是如期的结出枣来,只是年年见少,味道也大不如从前。今年打枣时,父亲没忍心动手,把竿子交给了我。当那些小圆蛋子零零落落坠地,父亲的眼中划过了一缕黯然。
    如果北京注定成为人们记忆里的一座伤城,请允许我,为她唱这最后的挽歌。

 

 

珍爱原创,远离剽窃;如需转载,请您注明出处作者,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没有形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