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看人生>之:庄子一辈子没说过话

(2007-09-12 05:15:25)
标签:

人文/历史

                          庄子一辈子没说过话

    庄子说,我一辈子说了那么多的话,但是……,其实,我没有说过一句话。

    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如同人的最深厚的情感一样,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不管什么中文、英文、法文、日文……,都没有办法表达。尼采就曾说过:语言文字只是为凡庸的事物而设,所以“开口便俗”;歌德也曾断言:事物的真实性质非笔舌所能传达!

    语言文字如果能如实地表达人的思想,那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误会了。有一种传话游戏,十人一组,第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他把这句话背下来,传话给第二个人,再依次传下去,到最后一个人再把这句话说出来时,已经严重走样儿了,常常会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吕氏春秋"察传》讲了一个古代版的传话故事:

    宋国有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井,为了灌溉和饮水的需要,常常派出一个人到外面打水。等到他家凿了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凿井得了一个人力。”有人听了之后又传出去说:“丁家凿井,挖出一个人。”宋国人都这样说,就传到了国君的耳朵里。国君也很好奇,就派人去问丁家是怎么回事,丁家回答说:“是得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

    丁家人凿了井之后,不用再派人外出汲水,多了一个人力干活,所以很高兴地对别人说:“吾家穿井得一人。”如果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和因果关系,就知道这只是一句普通的家常话。但是,经过口耳相传、捕风捉影之后,就变成了“丁家从井底挖出一个人来”,家常话变成传奇了。

    事情经过传播往往失去其最初的面貌,盲目接受只能混淆视听,所以我们不能轻信传言,一定要用事实去检验,用调查去验证,用分析推理去区别,像宋君一样,听到“穿井得人”的神奇传言直接去问于丁氏,自然会得到真相,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

    对待传闻和不合理的事情要根据常情常理进行分析,或者像宋君一样直接问丁氏,进行实地调查,否则就容易被蒙蔽。

    说话的目的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看法、主张,说话要讲究艺术,虽然表达的内容很重要,但是时机不对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论语》中说,孔子说话总是先看准时机,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听他讲话。那么,相反,如果时机不对而多嘴多舌,就会让人讥笑。

    大自然赋予我们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是否是在暗示我们,只要说出听到的一半就够了?倘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少说多听,这世界也许就会减少很多误解与纷争。所以,庄子说他一辈子没有说过一句话,是让我们忘记语言的技巧,而用心去领会自然之美、宇宙之大、人生之如春夏秋冬——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
    (节选自东方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的<庄子看人生>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超女与国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