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我发现,图森喜欢看着图片构思他的小说,这些图片多数时候是照片,偶尔也使用美术作品的印刷物,特别是画册中的油画作品。如果知道一些美术原理,读图森的小说可以获得许多额外的乐趣。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出现在他的小说《电视》中,他几乎是按照法国画家修拉的点彩画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来构思的。我现在手里没有这篇小说,我也可以看着这幅画回想起那段文字,即使记错了,也错不到哪里去。因为这段文字是这篇小说中最精彩的。
修拉的油画画的是巴黎西北部塞纳河中的大碗岛上典型的星期天下午的场景。图森要做的只是把这个场景移到德国的一小片湖泊边。那些树下坐满了晒太阳的人。当然,图森没有照搬这幅画,因为他写的是当代场景。画中那些人都是着装的,有一种十分严格的道德气氛,图森笔下的场景同样具有与这个时代不太相称的道德气氛。我猜测,正是这种气氛激发了图森打破它的欲望。
于是,他塑造了一个男人,他随意地散步,就轻松步入了这个场景,不知不觉就成为一个另类的介入者。他像其他人一样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然后极其自然地脱光了衣服,没有引起任何抗议,因为这些如同画中的人们是过去时代的人物,他们的意识被无情地定格在过去了,不可能具有对当代行为的判定力。只有一个女人是例外,她注意到了他的裸体,也仅仅是注意而已。我猜她是修拉画中离画面中心稍远一点的那个小角色,因为她在画中都不太安分,在东张西望。
当这个裸体男人慢慢穿过人群,朝湖泊走去,打算下水游泳,出现了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一幕。他碰到了几个西装革履,戴礼帽,拄拐杖的绅士,是十九世纪那种老派的绅士,这些绅士天生就是道德的化生,他们若无其事和这个裸体男人寒暄,仿佛他也穿着衣服。绅士形象在修拉的画中有着明显的原形。很显然,在当代德国也不会有这样的人物了。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出现在小说中,确实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真实性不需要和现实相似。如果哪位中国作家在写当代那些繁忙的广场场景时,笔下出现了几个清朝的官员,我一点都不会吃惊。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出现在他的小说《电视》中,他几乎是按照法国画家修拉的点彩画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来构思的。我现在手里没有这篇小说,我也可以看着这幅画回想起那段文字,即使记错了,也错不到哪里去。因为这段文字是这篇小说中最精彩的。
修拉的油画画的是巴黎西北部塞纳河中的大碗岛上典型的星期天下午的场景。图森要做的只是把这个场景移到德国的一小片湖泊边。那些树下坐满了晒太阳的人。当然,图森没有照搬这幅画,因为他写的是当代场景。画中那些人都是着装的,有一种十分严格的道德气氛,图森笔下的场景同样具有与这个时代不太相称的道德气氛。我猜测,正是这种气氛激发了图森打破它的欲望。
于是,他塑造了一个男人,他随意地散步,就轻松步入了这个场景,不知不觉就成为一个另类的介入者。他像其他人一样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然后极其自然地脱光了衣服,没有引起任何抗议,因为这些如同画中的人们是过去时代的人物,他们的意识被无情地定格在过去了,不可能具有对当代行为的判定力。只有一个女人是例外,她注意到了他的裸体,也仅仅是注意而已。我猜她是修拉画中离画面中心稍远一点的那个小角色,因为她在画中都不太安分,在东张西望。
当这个裸体男人慢慢穿过人群,朝湖泊走去,打算下水游泳,出现了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一幕。他碰到了几个西装革履,戴礼帽,拄拐杖的绅士,是十九世纪那种老派的绅士,这些绅士天生就是道德的化生,他们若无其事和这个裸体男人寒暄,仿佛他也穿着衣服。绅士形象在修拉的画中有着明显的原形。很显然,在当代德国也不会有这样的人物了。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出现在小说中,确实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真实性不需要和现实相似。如果哪位中国作家在写当代那些繁忙的广场场景时,笔下出现了几个清朝的官员,我一点都不会吃惊。
前一篇:道理
后一篇:读杨黎的诗集《小杨和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