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渝东南文学>写的卷首语

(2007-02-07 14:33:43)
分类: 日志

总算写完了。拖得太久了。向秦极说声抱歉!

 

《水会来帮他,蛇会来帮他》

 

    初次看到《渝东南文学》,我就注意到了编者试图团结渝东南地区的写作者,以突出一种地域性写作经验。看起来,这里的众多写作者都在一心一意地写作,他们并不在乎写作的成败。我觉得,如果真的要谈渝东南文学,重心完全可以放在渝东南这个地域概念上。

    几年前,我曾在一篇关于李亚伟的文章中断言,和当代众多的诗人相比,李亚伟在语言上具有先天优势,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地方口语极其活跃生动的人文环境里。现在看来,这个判断用在渝东南的其他写作者身上同样合适。

    在渝东南,一个人如果有心写作,他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常识,就可以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即使这种乐趣几乎跟写作成就毫无关系。这是由于这块天地自古以来的封闭生态带来的一种天赋。如果这个有心写作的人,碰巧又有一颗敏锐的心思,能够和周围的山山水水、各色人物打成一片,他就会自然地察觉到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让他轻易地扎根,他会自然地感觉到自己正处于许多的历史时期、地质年代和心灵状态的交汇之处,他可以轻易就吸取足够的营养。最不济之时,他只要走出门去,真心地向自然环境寻求帮助,水就会来帮他,蛇也会来帮他,帮他学会享受写作的乐趣。

    这块天地因为曾经异常地封闭,所以也曾经异常地善于储藏,一些久远的人类经验会自然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也不令人吃惊,但写下来就不一样了,就十分地独特。他笔下的一切都有可能带着梦一样的气质,因为对很多人而言,那几乎是一种早就失去了的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这些深刻的人类经验,在更加广阔的世界上,很可能已经不能够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回返了。但渝东南的写作者,却有缘与之相识相知,有能力复述那些经验的某些关键时刻,生命活力有赖于这些时刻,没有这些,写作就没有乐趣,也不可能和这个世界发生真正的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我无意提倡一种偏执和狭隘的地域性写作,我只是在强调一种渝东南地区的写作者有可能具备的一种天赋。这里的众多写作者,日复一日地看着这片天地,周围环境本身就是一本待读的书,时间如风吹过,书页翻动,角色转变,意义更改,但语言依然是相同的语言,这是一种妖魅的语言,一种早已逝去但又在不断回来的事物所说的语言。这种语言几乎天生就是用来写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