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生是一个话剧,中间看过电影、电视剧,也读过剧本,但是似乎是看过话剧才能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的内心,尽管我是如此的不擅长表达。但今天却有了这样的冲动,所以来个歪评。
周朴园:一个矿主,他用分化瓦解的手段解决了鲁大海等人组织的罢工。但这主要是为了加强他与这个他并不认识的儿子之间的戏剧性。他应该是一个热心于自己的事业的人,所以他会长时间地呆在矿上,以致于他的妻子繁漪有着很多的不满,并为周萍与繁漪之间的不伦关系制造时间上的可能。
但周朴园之不回家可以有更好的解释就是他不能忘记侍萍,这个为他生了两个孩子,而被他们家庭所抛弃的女人。但周朴园的思念是不彻底的,一方面他固执地把那些能够存留他与侍萍甜蜜回忆的家具和陈设保持下来,但这种保持被描述成负疚式的,他想补偿,但并不是感情的补偿,因此当他用五千元的支票想了结内心的这种负疚的时候,被侍萍所拒绝,这种拒绝一方面是要说明感情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金钱,但是同时也表明一种不宽容,侍萍想通过这种拒绝导致周朴园这种罪恶感的持续。
戏里面对于房间“闷”的强调是一以贯之的,这个闷显示了纯真感情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因为周朴园与侍萍,周萍与繁漪之间的关系均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而繁漪还要承受周朴园对于侍萍的追忆而导致的压抑感。她一直在寻求开窗,但均被周朴园重新关上。
繁漪:没有描述她的家庭背景,应该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所以她对于成为别人的后母和无法获得丈夫全身心的爱有一种强烈的痛苦感受。
而报复和排遣等复杂的内心矛盾促使她选择周萍成为解决她内心的“闷”的突破,而当周萍为这种不伦的关系进行反省的时候,对于幸福的向往和无法像周萍那样选择逃离的她只能顽固地希望周萍的回心转意。
戏里对她精神问题的反复强调是一个新式女性面对传统道德冲突的困境的描述,令人想起鲁迅的《伤逝》和茅盾的三部曲。
繁漪对于周萍的跟踪,从女性的角度看有一种“捉奸式”的意味,尽管她思考中忽略了她与周萍之间的关系本身更为严重的问题,她甚至愿意接受与四凤共同拥有周萍的局面,这充分展现了女性在追求爱情时的机会成本要远远高于男性的现实困境。
繁漪之精神崩溃并不需要通过周冲的死。从她饮鸩止渴式解决已经注定了她的结局。
周萍:可以想像一个自小就被告知母亲去死与跟后妈生活的痛苦,周萍的精神气质注定会有一些忧郁,这也导致他有可能会导致与繁漪这两个同样痛苦的人的“见鬼”式的行为。但心智成熟的周萍必然会体会这种关系的罪恶感。因此他要寻求一种正常的爱情,纯洁而天真的四凤成为一个最好的对象。
但周萍似乎并没有解决好如何处置四凤的问题,他只是一直在追求自己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罪恶的地方,也想摆脱繁漪歇斯底里般的精神状态。但他并没有真正打算带四凤走,如果不是四凤强调她怀孕的事实的话。
周萍的双重罪恶感在于他了解四凤是自己的妹妹的时候,选择自杀似乎是最好的结局,可以体会曹禺先生的仁慈。
周冲,一个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人,单纯、阳光,对人充满着同情,并没有被母亲的气质所影响。或许是上世纪20年代青年学生的一个缩影。他对于四凤的喜欢,或许并非是一种真的喜欢,而是一种观念性的爱,比方说劳动者最光荣,对于门第的厌恶,对于自由的向往。他在对四凤描述理想的生活的时候,甚至希望四凤带着心上人。
周冲的死,是最无辜的。
四凤,最令人怜爱的人,或许是曹禺先生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的表达,美丽,纯洁、勤奋,宿命般地进入周公馆。他对于周萍的爱十分的无私,甚至当他从父亲的嘴里听到“见鬼”的描述之后,依然不改变对周萍的态度。她保留有一些从一而终的态度。但她的错误是一个无辜的错误,是所有的戏剧十分喜欢的题材。她与周萍的约会中在窗前的焦躁不安的态度,显现出女性的等待和被动的困境。
鲁贵,一个习惯了做奴隶的人,他是一个不走运的人,有一些不好的嗜好,比如喝酒,他只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安定,所以他得放弃尊严,使用一些小聪明。
鲁大海,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他有改变命运的勇气,但显然缺乏能力。
《雷雨》中的一个关键的人物是侍萍。她受过一些教育,但她的出身使她陷入了不能收获理想爱情的困境。她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但又被命运牢牢的控制。
她对于周朴园应该有一些留恋,虽然周朴园对她的关心的虚伪和表面化已经被她觉察,但她似乎并不与鲁贵有一种真正的感情,而鲁贵也并不因为娶到这样一个嫁过两次的不幸的女人感到幸福。她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的类型,有心无力。
曹禺先生在他的描述中,他是将雷雨看作诗歌来写的,但雷雨的戏剧冲突有点过于密集,以致于看完戏有些“空虚”。
今天的演出是《雷雨》演出的第499场,演员中只有杨立新和龚丽君是熟悉的,但人艺的演员似乎都具有很高的演技。
首都剧场内雅致的环境因为贴了很多图片而显得凌乱和拥挤。剧场外面下了一场不小的雨,我选择了从美术馆到文津街这样并常很少走的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故宫的箭楼和北海的幽暗成为一种很好的心情缓解剂。
一些槐花被雨打落,在路边一滩一滩的,北京的夜,不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