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同学黄连友聚会 |
分类: 记事 |
致:投醪河边的老师和同学
一些日子前,黄连友告诉我要搞一个同学会,问我的时间表,我行程的安排,要到暑假才能有空。最近,黄连友来信说,同学的聚会在4月23日要举行,并给我发来一张毕业时的合影。伴着无规则的打在窗上的雨点,内心的惆怅转变为叹息:下一次的聚集会在何时?
记得1983年春夏的绍兴,也是连绵的细雨,似乎那些青苔要长到我们的被子上,那种潮湿,似乎是在凝结老师“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我完成了一个人生的转折。黄连友说我再考一次,恐怕也考不出这样的成绩,的确,我已经耗尽了能量和耐心。
尽管已经许多年没有见面,但是老师们的形象依然生动,擅长书法的童志和老师的“卧薪尝胆”四个字,如此的刚健有力,但是我的地理成绩却不怎么样;洪老师严厉却不失生活情趣;但我不明白的是,语文老师怎么上课不用普通话?周老师则是儒雅而睿智。好了,不能再开老师的玩笑。仰赖你们,我们开始懂得做人,开始懂得珍惜机会,并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照片上那些瘦弱的男孩,现在该慨叹华发早生,而“流落”无根的我已经变了形,是思乡的挤压吧?但是许多人同样记忆鲜明,比如兆根那永远湿润的头发,马伟耿的金牙,当然最有趣的是颜坎淼笔下那个关节格格作响的“体操王子”黄连友。那个能容纳20来个人的宿舍,现在脑海中还残存着那些混杂着臭衣服和各种食物味道的记忆。
那些曾经在荷花池边晨读的女同学,永远是青春记忆中最为美妙的画面。许多的同学,几乎毕业后就没有见到过,但那裙裾飘飘的身姿,已然成为生活的印记。
许多的想念本来应该在这次聚会的时候化解,但是无奈的缺席却只会加剧我的遗憾,只能用这样一篇不成句的文字来祝愿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