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易现代解读》——恒卦第三十二(摘要)

(2008-11-28 13:29: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周易现代解读》摘要

《周易现代解读》——恒卦第三十二(摘要)(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解读

“恒”是恒久的意思,指事物存在的一种稳定平衡正常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在阴阳推移变化交相感应的过程中所形成,脱离了变化的过程,不会有正常的秩序,如果没有正常的秩序,变化就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因而恒与动、常与变结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恒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变化中趋于稳定平衡,唯有稳定平衡,事物才能恒久而不已地持续发展。关于这种恒久之道,《系辞传》作了全面的表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恒卦继咸卦发展而来,咸卦侧重于从阴阳交感的角度讨论“变则通”,恒卦则是侧重于从稳定平衡的角度讨论“通则久”,这两卦的共同的着眼之点就是一个“通”字,所以咸卦谓之“咸亨”,指出事物之相感有亨通之理,恒卦谓之“恒亨”,认为恒之道可以亨通。所谓“通”,其实质性的含义就是指阴阳两大势力交通往来,双向互动,协调交济,相辅相成,这既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所达成的理想状态,也是持续发展、变化日新的动力之源。这种亨通之理,内在地蕴含于咸恒两卦的卦爻结构之中。就恒卦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就是《彖传》所说的,“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第一,恒卦巽下震上,震为长男阳刚,巽为长女阴柔,“刚上而柔下”,咸卦艮下兑上,兑为少女阴柔,艮为少男阳刚,“柔上而刚下”,看来咸恒两卦的组合结构不同,刚柔上下的位置相反,实际上其中共同贯穿了一条交通往来、双向互动的亨通之理,只是在处于交感之时,变而求通,少男应当本着和谐悦乐的原则主动向少女追求,以男下女,交感的过程才能顺利进行,一当长男长女结为夫妇,组成家庭,就应当本着稳定平衡的原则,男在女上,男主外,女主内,建立正常的秩序。虽然如此,秩序由和谐而生,交感之情是第一性的,男上女下之序是第二性的,所谓恒久之道,其根本精神在于恒久于通,唯有通才能久,能通则不能久,所以恒卦在阐明了“刚上而柔下”的秩序性的原理之后,又着重从三个方面反复阐明交相感应以求通的和谐性的原理。第二,“雷风相与”,震为雷,巽为风,雷震于天,风行于地,风雷激荡,交相感应。第三,“巽而动”,下巽顺,上震动,这种交相感应的过程,阴顺阳,阳顺阴,动而无违,配合默契,和谐融洽。第四,“刚柔皆应”,恒卦六爻,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上应,阴阳刚柔全都结成了交相感应的关系,是一种优化的组合。由此看来,如果没有交相感应作为动力之源,在动态的过程中保持平衡,所以“利有攸往”,“终则有始”,“恒久而不已”。《彖传》进一步联系到天道与人事阐明这种恒久之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因此,咸恒两卦互为体用,秩序与和谐结为一体,应当合而观之,不仅要观其所感以见天地万物之情,而且要观其所恒以见天地万物之情。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解读

雷震于天,风行于地,分别看来,变化不定,动而无恒,但是合而观之,“雷风相与”,雷动风随,此感彼应,交相激荡,往来不穷,其中自有一种恒久之道。君子观此卦象,应当从“雷风相与”的双向互动中全面领会恒久之道的底蕴,运用于立身处世,做到“立不易方”。“方”就是方正、规范、原则,也就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恒久之道。但是,这种恒久之道并非一成不变僵化凝固的教条,而是建立在交相感应的基础上,审时度势、通权达变、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关系使之会通整合的指导性的原则。因此,恒久之道与变通之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应当有机地结合,无论是知常而不知变或是知变而不知常,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实践的具体层面都会导致不利的后果。就总体形势而言,恒卦是个吉卦,“恒亨无咎”,“利有攸往”,但是卦中六爻无一爻全吉,后果都不是太好,根本原因就在于割裂了二者的关系,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可以使我们更加切实地领会“立不易方”的恒久之道,用来指导我们的实际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