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4a03abcft9e709d5aadca&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西周晋地见辉煌,周柏隋槐影翠廊。
鱼沼飞梁临古意,难泉流水贯今长。
宋雕侍女呈风采,唐献真书御笔藏。
威武铁人轩气宇,悬翁锦绣稻花乡。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
http://s8/middle/4a03abcft9e448103eac7&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晋祠里最有名的“三绝”:一是周柏隋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隋槐是隋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http://s8/middle/4a03abcft9e448707e5d7&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http://s14/middle/4a03abcft9e44934e6fbd&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三绝中最后一绝难老泉。泉水清晨见底,长流不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
“ 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http://s2/middle/4a03abcft763a46a684a1&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鱼沼飞梁位于晋祠圣母殿前,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
http://s12/middle/4a03abcft9e44a96b710b&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李世民晋祠铭碑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还是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对书法的特殊兴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尝以金帛购王羲之书迹牞天下争赍古书牞诣阙以献;第二,亲自为房玄龄撰的《晋书》作王羲之传,作为皇帝他的这一举作是历史上惟一的;第三,把书法列入科举取士的内容之一。
http://s12/middle/4a03abcft9e44a431022b&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晋祠里,有处站着4个铁人的金人台,四角各尊铁人有两米多高,虽然经历了800多年的雨雪风霜,依然神态威武、气概不凡,至今明亮不锈,生动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北宋时期就达到了高度的冶炼和铸造水平,被后人称之宋朝的“不锈钢”。
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
http://s15/middle/4a03abcft9e4515a4bbbe&690 咏晋祠" TITLE="七律 咏晋祠" />
注: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