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分,行走于昆明

(2023-04-19 23:15:02)
标签:

旅游昆明

建水古城

红河洲

分类: 旅游户外

旅行归来的生活与精神一直处于游离状态。因为出行拉下诸多日常琐事,需要修复打理。譬如春末夏初之交,几盆绿植急需修枝换盆、房间卫生整理床品换洗、在看没看完的书箱、关注公众号更新浏览、之前一直在听的《金粉世家》花了两个晚上听完了大结局、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睡眠要补充……种种诸如此类的琐事,一古脑压在眼前,需要一一整理完成。

 

重新唤起与过去氛围的联结花了不少时间。对别人来说,这些琐碎可有可无的不过是些小事。于我而言,却是必须且必要去完成的一种仪式。它不需要与任何人发生关联,只对自己交待。诸事中,身体力行的劳作毋须多说,多年养成的习惯遇事自然唤醒;而精神层面的对接,需要一个过程涤净清理。不如此则心如浮萍,总觉缺失。

 

想记录一篇出游的感想,却迟迟无从下笔。

 

十天九晚,一行三人纵游云南一条较冷僻的旅游线——红河洲。从昆明到建水、元阳梯田、蒙自再到弥勒,抚仙湖。仨女人遇山爬山,逢水涉水,原打算顺路去一趟石林,实在抗不住云南高强度紫外线的辐射而作罢。

 

要写一篇文字记录并不难,难在立意。攻略提纲式的罗列无任何含义。景点介绍,又不如百度搜索更具全。那么十天打卡式旅行,能写出什么?如此,每天面对电脑一片空白,枯坐之外就是发呆。春天眼看步入春深,楼下樱花紫藤因外出,皆已错过最美花期。然这个春天,在他乡异地的日子里,毕竟是有所触动的。

 春分,行走于昆明


人与风景巧遇,又两相契合,这是一桩多么可遇不可求的美事。

如果说,到达昆明是2023最春天的体验;那么,与“喻”的相识,则是春城最愉悦的收获。昆明两天一晚,她精心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值得回味的春天。

 

春日初初抵达昆明,喻驱车带着我们来到了滇池,围炉煮茶听风看海鸥,享受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下午。那天无风,春光妩媚,一切正当时。阳光下花影重重,煨烤在炉边的板栗橘子糍粑在空中散发出香甜的气息。眼前,一望无际的滇池深幽静谧,绿蓝色的湖水上空,几只白色海鸥忽尔俯贴水面,相互嬉戏追逐,忽又冲向蓝天,长啸如云。

 

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生命可以如此奢侈浪费,却又毫无虚度之感。世事烦忧皆被眼前这一池好水涤净一古脑沉入湖底,单给了我们一个无比慵懒惬意的下午。

 

云南很美,昆明很好。与喻的相识,更是一个美好的遇见。

匆匆两日,全然感受到她身上焕发出来自然率真的个性,个性之外又会被她细腻的心思所感动。因为她的安排总是出乎意料的好。还记得,到达酒店房间,推门的刹那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动。窗外,一树樱花正站在阳光下对我们心花怒放,那怎一个“美”字可形容!

 

感动于她不着一丝痕迹的安排。就像临别时,她相送的野生红茶鲜花饼,细致周到又自然而然,像对自己家人一样体贴真切不卑不亢。而我与她只是朋友的朋友,仅初初相见。

 

夕阳下,看她怀抱一束缀满花头的香水兰,带着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斗南花卉市场,自信淡然又不拘小节的样子,潇洒极了。勿庸置疑,这是一个有爱的女人,如果不是懂得享受生活所赋予的平衡之境,哪会活得如此坦诚而通透。

 春分,行走于昆明


云南建水,是此次行程的第二站。这是一座古城,是可以一去再去的一座古城。

建水,古称临安府。在建水火车站门外,拱形的门匾上仍然书写着“临安府”仨字。相较而言,更喜欢“临安府”所蕴含的那种古意。

 

一入建水,汽车拉着我们从火车站驶向古城,一路经过郊外村民的屋前屋后。有时,汽车在小巷里通过,有时在人群和鸡鸭牛群中穿行,有时又与小电驴农用车并驾齐驱。一种久违的小县城的味道,远处田间禾苗青青,金黄的油菜花一丛丛不时跃入眼帘,好一番气象万千。

 

驶进城区,主道并不宽敞,道路两边民舍大多沿袭旧时木制的两层阁楼式,一扇扇窗棱楼道,无不浸染了岁月的风霜。隔窗而望,它们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风景画,定格在某个时代的画框里。但路上行人是自在而平和的,他们在这扎根劳作生活,各自有着清晰的家族脉络,春夏秋冬四季各家有各家的欢喜忧伤。一位老人站在巷口卖他的枇杷,是啊,在滇南边陲古城建水,春三月正是枇杷金黄的时节!

 

联系了一家民宿,电话那头她问我所在位置。四下张望,一眼瞧见东南方一座城楼巍然坐落在夕阳里,城楼古朴雄建带着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门头正中“迎晖门”“朝阳楼”六个大字清晰可见,古楼上方白底黑字“雄镇东南”四字,霸气纵横。在暮色四起的陌生之地,心头忽尔笼上一种浓稠的飘零感,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

 

此时,夜色晕染了大半个天空,城区主干道红绿灯十字路口,只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行人各自神色匆匆,一幅飞倦的鸟儿扑腾翅膀急急落巢的景象。

 

前来接应的民宿小姐姐开着小电驴带我横穿古城街,驶向民宿。夜色更重,古城深厚的石板路一直延伸至前方。街道两边树木葱郁,商铺灯火明亮却无任何叫卖声。久居城市早见惯了人挨着人,喧哗嘈杂的景象,而古城里一切是安静不声张的。也不知是厚重的青石板吸走了人声,还是因为有坚实的城门做庇护,人们安心甘愿关起门来专注自己的小日子。

 

一路坐在小电驴后座上,望着籁籁飘落一地的香樟花,思绪纷纷。假如生命可以选择,生活在这样一座古城,每天自由行走在千年的青石路上,家门口三步两脚就能跨入有年代感的名胜古迹供凭吊。渴了,在街头来一杯新鲜石榴汁;饿了,炸一串建水小豆腐。朝立城头迎曙光,暮上桥西送余晖,如此三餐四季度一生,这辈子是不是会知足长乐再无所求。

 

最难忘建水古城的清晨。三月春色寒烟翠,薄雾浸人肌肤。古城在瞑暗的晨光中只听见风在轻轻叹息,浸润了一夜露水的青石街濡湿光洁,泛出青亮的光。几片落叶飘零在地上,一切静悄悄的,象十二眼井的井水百年来就在脚底下潜流涌动而无声无息。偶有早起的人骑车穿过街道,一阵风一样,“哧啦”一声就消失在街道尽头。

 

朝阳慢慢升起来了,“迎晖门”外是另一个天地,红绿灯闪烁喇叭声刺破了清晨的静谧,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日出日落,一代代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开枝散叶,古城才永远生机勃勃。

 

城楼旁竖有一块石碑,上书写:

建水·临安古城 

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燕归古镇,斯文人家。晨曦中的文庙学海,夕阳下的朝阳楼上,大户人家的朱家花园,百姓人家的古井酒肆。漫步千年建水临安古城,仿佛穿越一段时光隧道,那一头是乡愁,这一头是向往。

 

 春分,行走于昆明


离古城不远的建水文庙和朱家花园,是古城的两张名片。那是另一番气象。

不似朱家花园的锦绣瑰丽,建水文庙端正肃穆。入门处一株高大的木棉花挺拔伟岸,不知它在这站了多少春秋,而单单就此一株?

 

正午烈日炎炎,仰头望去,但见它光秃秃的枝头一朵朵木棉花红似烈火兀自盛开。坠落时又毫无自怜之态,不管不顾嗡声闷脑重重砸向地面,洒一地殷红的花朵。木棉花的鲜艳与文庙上空荡漾出来的苍白,产生强烈的对比,有一种盛世的落寞。站在“洙泗渊源”牌匾下,不禁怅然若失。

本想在“先师殿”敬三柱香,但终究没能如愿,只静静地在一条长凳上小坐了一会,转身离去。

 

与文庙“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庄严庙宇气象不同,一街之隔的朱家花园呈一派贵族富贵之气。朱家花园,据说,是清光绪年间建水富绅朱渭卿弟兄所建,占地约2万多平米,有“滇南大观园”之称。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融融的春光里,我们花了一上午在花园游山玩水,艳羡又感慨,从没见过红楼梦大观园的奢侈,如果要问大观园如何美,想必也就是朱家花园这般富丽堂皇吧。

 

游览空隙,仨人坐在梅园一角休憩。抬头,一架紫藤在三月春光里正悠悠绽放,藤架下接踵而至的游人走过一波又一波。一静一动,那寂静无声的,却已生存了百年,只要四季春天永在,它将年年花开不败。而人类匆匆一世,却欢喜闹个折腾讲一个输赢,争一个结果。

 

有些好奇也很茫然,一年又一年,慕名前来的游客,他们来这里究竟看什么?朱家花园曾经的富丽光鲜?还是感叹浮华背后一个大家族几代人经历的沧桑悲喜?或体恤一砖一瓦亭台楼阁,一长廊一拱桥,草木花朵背后隐寓的家族兴衰?

 

历史长河中,百年不过一瞬。眼前的朱家花园或许就是另一版本的《红楼梦》《金粉世家》,在这里,是不是也有林黛玉贾宝玉,是不是也有金燕西与冷清秋?朱家的后代又怎样了呢?真相已无人知晓,故事永远是传说,而今只有一年一度盛开的紫藤在春光里独自芬芳,曾经的荣辱繁华毕竟随风去了。

 春分,行走于昆明


告别建水,元阳梯田是另一段旅程。犹记得那天恰是春分,凌晨四点睡梦中爬起来,疾疾走在夜色笼罩的晨雾里,一个人兴冲冲奔去看元阳梯田的日出。

 

等待日出的时间漫长而枯燥,站立在春寒料峭的晨风中跺脚翘望需要足够耐心,值得与否各人自知。有人跟随同伴因热闹而雀跃;有人因漫长等待而叫苦不迭;有人为看日出而看日出,打卡拍照便转身离去。

 

到达观景台,已有来得更早的人。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下脚的位置,也不知好不好。人群中有白发飘飘的老人,架着长枪大炮,对他们很是敬佩,不知多年后,自己是不是能像他们一样依然拥有一颗好奇的心。

 

太阳初升,冲破云层喷薄而出的刹那,黎明仍未破晓,但见梯田东南角泛出第一道神光,微蓝浅紫的光亮。许久,时光似乎停滞了,其余梯田仍在睡梦中不曾唤醒。不知过了多久,西北角一块梯田泛出红黄继而又变成金色的光彩。

 

日出,显然升高了。两眼不够看,抬头低头间,突听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惊呼。梯田的光亮象被依次点燃的篝火,光映着光,明暗纷繁。五色、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梯田在晨光里因阳光不断发生位移,似被神秘的咒语唤醒了沉睡的生命,格外赋予出一种奇异的美,让人目不瑕接。

 

 

终于太阳使出洪荒之力一跃而出,霞光万丈。霍然间,梯田褪去神秘的外衣,一丘一丘依山开垦的梯田,现出本真的样子,除了水洼就是泥土。魔咒消失,一切复原。观景台上仍源源不断有游人赶赴过来,阳光在云层里穿梭,后来的人对后来的人说,我看见日出啦!原来,日出与日出也有不同,各人所见即所得,快乐是唯一的标准。

 

春分时节,漫游云南十天九夜,很多景色虽不能一一记录,仍历历在目。还记得,在抚仙湖旅行即将结束时,在湖边看过日出,乘兴登上观音寺享受了一个人的禅定。小小庙宇干净圣洁,门前一株清香木高大茂盛,山崖之巅它一站就180年。潮涨潮汐,雷电风雨又何妨。跨入佛堂,我在蒲上跪下,木鱼声声,檀香袅袅。无所求,只为抬头看一眼菩萨妙相,这一世就有了问佛的缘分。

人间岁月,各自欢喜。是为得。

春分,行走于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