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茂(2)

标签:
立春 |
分类: 捻字为花 |
2、
从辛丑年到癸卯年初,确切说从辛丑立冬始,整个人就支棱不完整了。这期间集中发生了太多事,让原本急躁的我无法心平气和。一件件厘出来感觉很费劲,一些事即便说了不明白的依然不明白,明白的人不用说太多,一二句就心领神会。于是,选择禁口,圄囵着让时间去消化,但它们像阴霾一样缠绕着我。这是一个功课,如果不解答,无法走进下一步。
正月初三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家三口还有另俩家亲戚,相约一起去了一趟常德。常德是婆婆的老家。一大帮子人跑到常德,除了给姨妈舅舅们拜年,另外就是奔着“壹德壹”去的,那是常德最有名的美食店。
算起来这是第三次去常德。第一次去时是冬天,那时姨妈儿子刚结婚没多久,也是第一次认得新嫂子,戴副眼镜坐在沙发里,文静又斯文。那时我也是年轻的。夜里睡在姨妈家,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窗白雪,惊喜极了。
第二次去也是过新年,最难忘的是深夜里,一大帮人在“壹德壹”吃宵夜。那是一条老巷子,“壹德壹”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隆冬深夜,店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进门烧得旺旺的一缸炉火架在堂屋,我们拼了好几张小方桌围成一个大桌,十多付碗筷,老的少的挤在一起,七嘴八舌点菜单。柜台的玻璃橱柜里摆满了各种凉菜,鸭架鸭翅鸭肠凤爪猪手香干花生,凉拌黄瓜木耳豆笋毛豆脆萝卜等,还有穿眼粑粑排山油炸饺子。左边厨房热气腾腾的,米粉饺子包子汤圆源源不断从俩个窗口输送。感觉厨房橱柜像个无底洞,永远也拿不空取不完。不断有客人从外面进来,又有人出去,楼上楼下人们穿梭着,大声说话叫嚷着却一派喜气。第一次吃“鲜肉汤圆”,好大一碗,好大一颗。汤是高汤,香浓不腻。
这是第三次到常德,变化太大。街上行人骤减,许多店铺大门紧闭,一派劫后余生的萧条。老一辈亲戚们见着的也只有可数几位,口罩隔离了许多亲情。拜时代所赐,这是最无奈的尊重。慕名而去的“壹德壹”尽管菜品丰富,却只尝到了最平常的常德米粉,店员人手大大不够,曾经的“无底洞”成了一个空大的碗,像店里柱子上方竖起的Logo,很无奈也很遗憾。米粉也变细了,不像原来常德米粉特有的粗壮劲道有韧性。“鲜肉汤圆”“香酥板栗饼”只能保存在记忆里慢慢咀嚼。
初四早上,草草用过早餐,跟着孩子爸开车穿过几条巷子,来到一临街路面。那里有一大块拆迁地,围墙内一片废墟,瓦砾凌乱的砖头灰扑扑的破烂。外婆家曾经就在这里,他说,在那里渡过了他的童年。一个小四合院,现在拆得只剩半间屋和三面墙,那是后来租给别人用的临街门面。老宅地面目全非,唯一留下的真迹是屋顶一片清灰的瓦片,上面稀稀长出一寸来长岁月的荒草,在癸卯初春的晨曦下,它们泛出清寒的光,一切那么寒碜又超现实。
3、
常德之行,唯一让我喜悦的是,站在常德诗墙“武陵阁”的老码头,那一眼望不到头清碧宽阔的沅水,慢慢平复了一段日子以来几近荒芜的心绪。它让我重新平静下来认真审视内心,去重新相信自己接纳自己,去喜欢琐碎后面一个一个枯燥寡淡的日常,重新去爱这个嘈杂喧哗的人世和随时有可能再发生巨变的每一个当下。
4、
母亲与我是天生一对欢喜冤家。她在这住的三个月,是一段让我不开心的日子。我变得不是自己,粗糙粗暴野蛮,一个人连花草自然都都不爱了,就完全丢失了自己。
当奥密克戎从四面围攻人类的时候,各种媒介都告诫普罗大众,无事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但母亲不信邪。她照样天天出门,拖着一条老寒腿到楼下小超市到马路对面的大型超市到步行需要一刻钟的农贸市场,有时带回来一把小菜,有时带几来两斤茡荠,有时又是一把多功能的刨丝器。她认为十分有用却是可有可无的一堆东西。
终于有一天下午,我感觉喉咙干痒,她正在喝刚熬好的一杯姜片红糖。她说,我也觉得有些干痒。当晚,她咳嗽不止。第二天早上,对她说,你带口罩不要出房门,呆在你的房间,一日三餐我会送到。不一会婆婆从房间出来,母亲没有听从我的劝告,她和婆婆面对面说话,大声咳嗽。我知道。完了。
那天是个阴雨天,家里的水银温度计被先生带到外地,另一个电子体温计却怎么也使用不了。我只好裹紧大衣戴了口罩下楼上药店。哪里还有温度计买,止咳糖浆布诺芬感康N95口罩抗原试剂盒统统没有,货架如遭人打劫了一般,空空如也。服务员劝我到超市买一个钮扣电池。附近超市全没有卖,唯一靠谱的可能要到市中心超市去碰碰运气。也不知是着急还是被奥密克戎攻击了,只觉浑身无力一阵发虚。
回到家,吃了通宣理肺和止咳糖浆还有蒲地蓝消炎片,到卧房昏沉沉睡去,一直到晩饭时间。母亲煮了饺子,我胡乱吃了四个,对婆婆和妈妈说,到旧房去看看那边有没有温度计。
那天是真冷,出门时是下午5:40,公路上本以为路上没有什么人,结果开车回来已经是夜里快八点了。辗转好几家药房,终于在一家小药店花高价买到了一支电子温度计,又在一家小商铺配到了钮扣电池,这样手上竟然有了两支温度计。所幸我和母亲都没有发烧,但这并不是好的结果,因为第二天,仨人都咳个不停。我最担心又害怕的事发生,婆婆也被感染了,高龄,85岁。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提心吊胆又最烦心的一段日子。没有试剂盒,也不知阳不阳。婆婆本来眼睛有毛病,视力为零,她在屋子里凭感觉走,不时走错了方向,这是原来没有的事。母亲除了咳嗽每天还唠唠叨叨,不断发出刺耳的响声。
有一天小区发苦橘,每户人家约三四个,并在群里发了一张“蜂蜜苦橘”制作方法。母亲想当然剥了两个动手做起来,又嫌我的紫砂锅不干净,神神叨叨的洗了依旧是原样。她的过程全然不对,我轻轻说了一句。她转身端锅就把它们全倒了,还把余下的几个苦橘一并扔进垃圾袋。
我隐忍了一切,一切,但很受伤。她是亲妈,这是不能更改的事实。哪个孩子会不爱自己的母亲?愤怒崩溃发泄最后还是要言和,血肉相亲为什么一定要演出一段段丑恶的情节,把彼此伤得血淋淋,才敢相信对面站着的是自己亲人?
5、
所有的寒冬都会过去,毕竟春天来了。
我只是茫茫人海中一分子,哪有什么唯美精致,踉跄着朝前走又回头才是人生常态。那么眼泪抱怨又算什么,生气愤怒喜悦是生命每一阶段的全过程,那么别人丑陋虚伪在允许范围内表演也是迫不得已,请去接纳它。接纳所有不完美的人,也就是接纳自己所有的支离破碎,重新相信信仰的力量,相信明天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