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冈
阿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29
  • 关注人气:4,0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2009-01-04 12:16:27)
标签:

梅兰芳

陈凯歌

黎明

章子怡

陈红

王学圻

余少群

阿冈

娱乐

分类: 影音评论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2008年最后一天的下午,赶到电影院补课看了一场《梅兰芳》,昨天为了感谢远道从美国回来的芝麻路亚,请她看《梅兰芳》又看了一次(因为路亚说《非诚勿扰》她已经看过了)。
    两次观影的感觉都一样,觉得这是一部可以算得上质素不错的凯歌电影。虽然在电影艺术的价值上不如《刺秦》和《霸王别姬》,但是在整个中国华语电影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凭借“梅兰芳”的三个字,也能有一席之地。
    记得08年12月29日做完齐鲁之星总决赛回北京因为有雾受困济南机场时,和阿冈内心崇敬了二十年的谢飞导演一起聊天,聊到08年中国电影的时候,谢飞老师给了《梅兰芳》这部电影肯定,也夸了陈凯歌导演能在那么多限制下带着锁链舞蹈,还能不失时机地表达一些颇有见解的思想,着实不容易。就是因为谢飞老师的评价,阿冈才会在08年最后一天急冲冲地赶到电影院去补课的。

 

    《梅兰芳》总的来说,阿冈能给85分的。电影中王学圻的十三燕、孙红雷的邱如白、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章子怡的孟小冬都非常出彩,连一向戏并不是很强的陈红这次演绎的成年福芝芳其实也非常有张力,可圈可点让人刮目相看!
    《梅兰芳》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已经有太多太多网友精评细描过了,阿冈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是阿冈觉得,如果不是有三道不必要的硬伤遗憾,这部电影应该能做到95分的!毕竟“梅兰芳”这三个字就已经奠定了至少80分的基础,陈凯歌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加分到95分。尽管《无极》让全国人民失望,但是好导演的质素还是蕴藏在那里呢!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黎明这一无奈的选择能挖掘到7分形似3分神似,也算不容易呀!

    听说黎明担纲梅兰芳,并不是陈凯歌导演的选择。这一点阿冈有点相信,因为能选出余少群担纲少年梅兰芳的眼光,如果有足够的自由度,陈凯歌应该不会选黎明来演成年梅兰芳。这里不是说黎明演技不好,他至少能演出《甜蜜蜜》的黎小军,演技也绝对不弱;只是梅兰芳这个角色不太适合他,接下来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要演不出彩就会有无数人质疑他,无疑对他《甜蜜蜜》和《半生缘》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演技口碑是一个不小的危害。
    试想想,《梅兰芳》这部电影,单凭“梅兰芳”这三个字,就得让全世界观众和世界影坛提及多少年?演好了当然是对一辈子的演艺路程很加分的事情,但是演不好了又该让人指指点点多少年呀!
    黎明扮演梅兰芳,对陈凯歌导演、黎明本人、梅家和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错误!
    试想想,如果换一个更加形似神似又有戏剧功底的演员来演成年梅兰芳,象余少群那样能驾驭得了少年梅兰芳角色的成年演员,后面的戏就会有更多台上台下半戏半人生地演绎下去,不仅保存了影片整体风格的完整性,同时会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得到升华。艺术大师的气节和人生,用他一生演绎最成功的角色来相辅相成地诠释,会更加精彩。好比孟小冬走后,梅兰芳愤怒地爆发,说一辈子再也演不了《游龙戏凤》了,那份愤怒的反抗才如此震撼人心让人动容!如果后面在反抗日本人拒演的同时,在家中能有一些适当的戏份展现私下里梅兰芳对戏剧人物的痴迷和舞台的渴望留恋,那么拒绝演出的反抗行为才会分外的有意义。那也更能体现一个艺术大师对艺术的痴迷追求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后半段黎明的戏弱,就弱在好像都是通过别人的表演和言语在夸梅兰芳有多多好,而不是通过主角人物本身的行为和表演张力让观众由衷地感受到梅兰芳大师有多么好!这才是黎明和这部电影本身的遗憾。

    小小的猜想一下,如果换做是陈坤或者郭晓冬来演成年梅兰芳这个角色,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至少形似和神似都会提高几分!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少年福芝芳戏份的删除让后半段的戏硬撑出来许多,变得拖沓

    哎!为何一个艺术大师的人生传记,却被一群如此无视艺术的权贵所左右?梅兰芳大师一生都无视路人甲乙包括新闻媒体的指指点点闲言碎语,为何他的传记却要因为一个女演员身不由己的受害风波遭遇大刀阔斧删砍重要戏份的命运?
    阿冈没有看到阿娇演绎的那段少年福芝芳戏份,但是凭借着这10多年来对电影电视狂热的喜爱和学习,暗自推断,就算那段戏只有10分钟、15分钟,对整部电影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来成亲对一个旦角演员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来说是一场非常大的考验,未成亲之前台上如此表现女人地人戏不分还算是一件可以完成的使命,但是结了婚真正成了一个男人之后还能把女性的角色在台上演绎得比女人还女人,才是越发难能可贵的大师水准。这段戏是展现梅兰芳大师艺术水准的重要一个关键点。
    二来,少年梅兰芳到成年梅兰芳之间心理和性格的转变,因为没了成亲与成亲后的这段戏的诠释,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断层。福芝芳的凌厉、尖酸和手腕不太可能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夫妻之间的感情从无到有到转浓到相濡以沫的过程,因为没了少年福芝芳的减少了一半的光彩。这从另外一方面也逼得陈红的角色变得比较平面化!
    借用陈红演的福芝芳看最后一场梅孟同台的《游龙戏凤》时说的一句话:“我只看了一场,怎么知道?”。同样的,观众没有看到阿娇演绎的少年福芝芳,怎么知道陈红演绎的成年福芝芳的变化和光彩?
    这是第二大败笔!

 

《梅兰芳》决不该犯的三个要命错误!

 

《梅兰芳》电影编剧和导演都犯了一个历史常识的低级错误

    第二遍看《梅兰芳》的时候,邱如白的一句台词吓了阿冈一跳。当1937年日本人进攻北平,一片兵荒马乱的逃难之中,梅兰芳来找邱如白一起坐火车逃走时,邱如白不走,跟梅兰芳说了一袭义愤填膺艺术论调。那段台词不仅犯了一个很大的逻辑性错误,同时犯了一个很吓人的历史常识性错误。
    有一点阿冈不太理解,为什么邱如白当时会固执地认为梅兰芳离开了北平,逃到了上海或者其他日本人还未占领的城市,就不能继续再演伟大的京剧了呢?1937年的中国,就算风雨飘摇山雨欲来风满楼,恐怕就算中国本土的神仙,都不会预料到后面的八年抗战历程,当时逃离北平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中国后来的命运,也许他们会固执而渺茫地希望着很快就会回到北平,怎么邱如白就一副完全丧国再也不见天日的情绪呢?
    后面有一句台词更吓了阿冈一跳,邱如白说:“德国人打进了英国,英国人就不演莎士比亚了吗?”这句话从类比诠释艺术家观念的角度,没有逻辑性的错误,但是却有历史常识性的错误。
    阿冈不是史学家,也许对历史不够了解,但是1937年虽然日本人攻打北平,全世界的战争也山雨欲来,但是好像欧洲还没有全面爆发大战吧?如果历史没有学错的话,1939年9月1日德国才对波兰发动闪电战,9月3日英国和法国才对德国宣战吧?那1937年英德还在假惺惺一片友好气氛中虚假谈判,中国的邱如白怎么就能冒出:“德国人打进了英国,英国人就不演莎士比亚了吗?”这样吓死人的豪言壮语呢?
    再退一万步,假设邱如白说的是一战(可能吗?)可是一战德国最多也只在法国境内打仗,也没有到英国境内搞什么太大的破坏呀?!再说一战德国也不算非常压倒性优势,而且也没有让英国有灭国的危机感呀?不太像是会让有留学背景的邱如白冒出如此惊人之语。

    如果还有人再说,邱如白那也不过是假设,但是很奇怪的是,全世界都不知道2年后英国和德国会打仗,邱如白就算神仙,也不太可能情急之下拿一个两年之后才突然发生的战争来比喻自己刚刚突入起来面对的战争局面呀?!

    阿冈个人建议,这一段台词在发行海外版本时候最好好好斟酌修改一下,否则被英国影评界眼尖的人挑出毛病,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者其他连锁反应,就很不好了!请陈凯歌导演和制片方三思!
    所以说,编剧还是需要多吸收文学和编剧技巧之外的知识,特别是编写历史和人物传记的编剧,更需要研究相关的历史和社会知识,否则会容易留下笑话的。

 

    尽管电影《梅兰芳》这部电影身上有三道致命的硬伤,但是阿冈个人还是给了它85分!
    而且阿冈个人认为,尽管《非诚勿扰》目前票房风头最劲,很有可能超过2亿5千万,但是《梅兰芳》最终的票房会超过《非诚勿扰》,因为《非》是拍给全中国人看的,但是《梅》是拍给全世界看的。
    如果加上未来海外的发行收入,《梅兰芳》的票房保守估计也应该会突破3亿,也许更多。恭喜陈凯歌,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三年拍出一部有票房又能在中国影史上有一袭地位的影片,也值了!

 

阿冈最新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