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什么叫家族塔?六七八百年前的意大利人,不知为了什么,对同城的市民,尤其是邻里有着刻骨的仇恨。不同的家族成员在大街上一见面就开始互相砍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嗯?这一句我们用得很顺的成语好像有问题。你死我活。说到底,没有区别,都是自己活了,敌人死了!为什么要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呢?应该写成:就是你死,就是我活才对啊!费解!望哪位有道高人给俺点拨一下为谢!)所以,为了保住小命儿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任何场景下两家人都不要见面。可是,怎么知道邻居的动态呢?那时候可没有摄像头,监视器什么的。于是聪明的意大利人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俺造一个瞭望塔。邻里的一举一动就都落在眼里了。估计这个法子管用,大家就都纷纷造起来了。而且越早越高。这样,不仅可以看到邻居李大妈出门了。还可以看到李大妈到底是干啥去了。买面包啊?还是打牛奶啊?还是买米买菜啊!这样,俺要出门的话,就避开李大妈的活动范围。不见着面儿,总砍不到俺吧?嘿嘿!(高,实在是高!俺大赞一声!)
我们现在看看这些塔:
看看下面这两座塔,挨得多近。什么都逃不过仇家的眼睛。像当年的生活万分不易吧?我想象不出来,大家都是大家的仇人,日子要怎么过呢?人与人之间没有往来,就没有生意可做。难道各家都自给自足吗?就算这样,盐总要出去买吧?又跟谁买呢?我估摸着,那时一定还有一些平民阶层,没什么仇家的,就跟各仇家做点小生意吧。以后,等俺的德语学成了,找点资料来看看。最好再学学意大利语,这样就可以看到正宗的历史,而不用瞎猜了。
至此,各位看官想必也明白了为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是死路一条了吧?话说回来,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之下,这两个死对头家的孩子能遇上,还能爱上,本身就是奇迹了。就更不用说在这么严厉的监视下,还能想方设法幽个会什么的了。我踅摸着,朱丽亚妹妹一定美若天仙。罗密欧哥哥在家族塔里面就打好了眼,然后心怀着:玫瑰花下死,作鬼也风流的必死决心同朱丽叶妹妹来往的。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书中的爱情还是令人肃然起敬并且万分惋惜的。我想,这个故事也传达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和平相处的深切向往吧。
1348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使这个小镇子的人口死了一半。之后,这个镇子由于缺钱,缺人,没有机会向Siena,Firenze,Lucca等意大利名城一样改头换面,慢慢的没落了。却哪料到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相交的这些年,人们看得太多新的,现代的,超现代的东西,又开始念起旧来。大把大把的钞票花出去就是为了要看一个曾经的破败。就这样,San.
Gimignano成了一个旅游胜地,大把大把的赚银子。但是,赚再多,也不会修什么新东西了。你看到的,将还是现在这样的小镇子。
这里的人民还是有忧患意识的,虽然靠着旅游业,荷包已经快要涨破了。但千百年来的习惯仍驱使他们对土地不离不弃。他们仍然种植着传统的葡萄和橄榄。等哪天大家又看厌烦了破败,他们还是有饭吃,有酒喝。旧城留着赚银子,不能改造,就没有马路跑大车。不要紧,俺们就搞个小手扶拖拉机。再狭窄的路,也挡不住俺们驾驶技术的高超。瞧瞧着装满葡萄的小拖拉机是怎么开进家门的?牛不牛?不服气,还真就不行!
这一片是站在老城上往下看的风景。这些房子所在大概就是新城了吧。这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口还是有增长的。远处大片大片的种植园,估计供应着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吧。在热闹的背后,在城市的这一边,我看到的还是一个静逸,平和,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知足常乐的小镇子。
天渐渐晚了,要回山上去了。路过热闹的市中心,看到这么两位和这个新鲜玩艺儿。这是一个大概最早版本的留声机。机器左边的浅黄色书一样的东西就是歌本。打着不同的洞洞。让它在机器里走一遍,就是播放了一首歌。当然,这个播放机不通电,也不自动,得靠人来拨动。这位大哥卖力的摇着这个轮子,音乐就这么汩汩地流出来。(嗯,汩汩,这两个字还真贴切!)边上这位大爷,可能怕音乐太单调,就来点儿打击乐助助阵。咳!这不是添乱嘛?!好在,大家也是看个热闹,他们高高兴兴的表演,大家也零零落落的给点银子!还都挺高兴!
在这里,吃了两个巨大的冰淇淋,突然胃又开始不舒服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身体的不适还是不能遏止食欲呢?看到什么都想吃!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到,我的前世一定是一只猪,但是一只锦衣玉食的宠物猪。俺娘估计前世还是俺的老板娘。虽是宠爱我这头猪,实在手艺又不好,总也满足不了俺对美食的追求。就养成了这副见啥想啥吃啥的没出息样儿。上刀山,下火海,两肋插刀,都被俺用在吃上了。唉!没有办法,鸣金收兵,打道回山了。
瞧瞧这山上的路!
这一晚,看了看书,上了上网,就睡了。养足精神,明天好去Pis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