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2015-08-15 19:11:24)
标签:

良渚博物院

良渚文明遗址

良渚古国

周润发

2007考古第一发现

分类: 国内游记(原创)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古国是2007年发现的。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相当于400个足球场那么大。它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古国,比历史上的夏朝还早,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这可以说是2007年中国考古第一发现。根据出土文物及城墙构成,初步确定这座良渚古城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这一发现,使杭州建城史又向前推进了近3000年。

  五千年历史的古城发现代表着什么?"良渚古城的存在说明在5000年前,这里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这对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文明史可能因此有所改写。"宋健说,按照之前考古研究的发现,夏朝为中国"国之历史"的开端,但这座良渚古城的年代早于夏朝,截至目前,它可能是“中国第一王国”。它的发现对中华文明历史开端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文明史可能因此有所改写。按照之前考古研究的发现,夏朝为华夏“国之历史”的开端,但这座良渚古城的年代早于夏朝,截至目前,它可能是“华夏第一古国”。

  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国”字外围有个框,说明能称为“国”的,外围都有城墙。城墙,是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围绕着莫角山的城墙,也可以说是期盼已久的事。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这个时代,目前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古城约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大的为280万平方米,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最大的。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所有这些势力,源头在余杭的莫角山,这里住着统治整个良渚时期的“王”,而现在,我们又发现了外面的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所以说,这个发现极其重要!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国王是周润发的祖先?太像了!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良渚博物院观良渚文明遗址(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