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毕生积蓄打水漂的10种方法(转)

标签:
让毕生积蓄打水漂的1010种方法休闲 |
分类: 理财教室(转帖) |
让你的退休金投资避免“红色警报”亏损
1.
相信一只股票
你所效力的公司表现不错,你知道公司的潜力,你应该大量持有公司的股票,毕竟这样会显示出你的效忠程度,对不对?
我有几年时间在一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很多客户都是英特尔(Intel)的员工。一名英特尔高管持有15万股的英特尔股票,当时英特尔的行情是一股73美元左右。这人在一只股票里就放了1,100万美元,占用了大部分财富。虽然有一部分是限售股,但大多数股票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售出。
我们无数次地谈到把这么多财富投入一只股票的风险。失望的是,此人对我们的建议充耳不闻。感到无能为力的我们看着英特尔股票下跌,下跌。过去一年该股一直在20到25美元之间波动,按22美元一股计算,前面说的那15万股价值330万美元。三个百万,仍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它带来的生活水平是无法企及1,100万美元带来的生活水平的。
你可以通过规避风险的方法锁定生活方式。如果你所相信的投资顾问要你降低风险,那就仔细聆听。你不可能把你对自己公司股票的“信任”拿到银行存起来。大批持有公司股票证明的不是你对公司的忠诚,而是你对自己理财计划的不忠诚。
是不是“红色警报”?是的。
2. 购买年金当投资
年金是不错的投资产品,对不对?
年金是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而不是一种投资产品。购买年金的时候,你是在为某一个收益投保,而不是在投资。合理运用年金的关键是知道自己的投保对象,并知道投保的成本。年金可以是一个不错的风险管理工具,但不要把它与投资混为一谈。
有些可变年金允许你投资年金之内类似共同基金的账户,但投资收益有一个投连险(insurance
wrapper),这个投连险要么是承诺死亡的时候给付一个具体的保底收益(死亡收益保底),要么是承诺将来给付一个具体的收益数额供你提取(生存收益保底)。
我曾见到太多太多的人之所以购买可变年金是因为他们误解了保底的运作方式。在购买数年之后,他们发现其运作方式跟当初想象的不太一样,于是在这个时候错误地将可变年金变现,给自己造成成千上万美元的损失。
你应该把年金当作一种在退休之后获取可持续收入的手段,而不要出于年金的投资潜力而购买。要把它们当成一种收益的保险来买。
红色警报?不是的。你可能会被一种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的产品套牢,但不太可能因为这种选择而亏掉自己90%的
值。
3. 楼市大潮里随波逐流
投资租赁性房地产是拿别人的钱积累财富的好办法,对吧?我是说,电视购物广告是这么说的。
2007年,我的一位好友持有12套租赁房产,总价值超过300万美元。才几年时间,11套都因为短售或止赎而丢掉。然后,重新积累财富的漫长历程又开始了。
这位投资者是个聪明人,在一家上市公司当高管。她参加了多个有关房地产投资的培训班。问题出在哪里呢?
她违背了房地产投资的一条基本原则:投资房地产需要雄厚的财力。当经济下滑时,租户可能会搬走,于是你有房贷要还而无收入可供。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还房贷、搞维修,你就会失去房产。
房地产投资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在房价重新上涨的当下,不要因为坐享其成的诱惑而迷失方向。它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容易。
红色警报?是的。
4. 听小道消息
资金翻倍的投资机会值得追求,它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对吧?
很多年前,我的一位高学历友人开始跟我讲起一只他之前一直在研究的股票。那只股票很可能会有大的变动。他参加了股东会议,看过财务报表,他相信,不用几年时间它就会涨到原来的三倍。是一只便士股。我买进了。价格下跌的时候,我又买了一些。今天,我投进去的几千变成了几百。我仍然持有这些股票,提醒自己亏钱是多么容易。
我那是在投资吗?不是,我是在赌博,结果赔了。
苏珊·凯恩(Susan
Cain)在《安静》(Quiet)一书里讲了一名男子的故事,他在市场崩盘期间买进通用汽车(GM)的股票,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储蓄翻番。他之所以对这笔投资感到放心,是因为之前从值得信任的渠道听说政府将救助这家公司。当股价继续下跌的时候,他又买了一些。再跌的时候,继续买。触底的时候,才发现一辈子的存款差不多全部投进去了。他慌了,把股票卖了。不久过后,该股实现了反弹,但他一辈子的积蓄已经一去不复返。
对于服务员来讲,“tip”(小费)是一种好东西。但在涉及家人未来的时候,要避开“tip”(小道消息),坚持严谨的、分散化的投资方针。
红色警报?是的。
5. 变道──一年变一次
聪明的投资者密切注视着市场,频繁地将资金转移到最新的绩优产品,对吧?
我在从业生涯早年效力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一只科技类共同基金。1998年该基金实现了超过90%的回报率。我的一位客户想把所有资金都投入这只基金。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不乐意。事实上他们是带着一种轻蔑的态度对待我,好像我不鼓励他们追求90%的回报就是个傻瓜似的。我要求他们,想继续的话得签一份披露表。
2005年我有一过一次类似的经历。几乎每一位来见我的人都想把钱投进房地产。我总是告诉他们:“我希望你每次讲到‘房地产’这个词时,都把它替换成‘科技’一词,然后再告诉我听起来还像不像是一个好主意。”
2011年,黄金成为投资热门。又一次,来找我的人必问黄金──大概刚好是在金价触顶的时候。
可能你有注意过,如果在一条拥堵的公路上持续变道,一直想往前挪,通常情况都是进一步落在后面。这样开车没有效率,这样投资一样低效。要选择一套严谨的策略,坚持不变。从一种投资跳到另一种投资只会让你慢下来。
红色警报?是的。
6. 炒汇
专家可以实现更高的回报对吧?找一个懂投资的人,然后你就安心了。
是不是“红色警报”?是的。
2. 购买年金当投资
3. 楼市大潮里随波逐流
4. 听小道消息
5. 变道──一年变一次
6. 炒汇
专家可以实现更高的回报对吧?找一个懂投资的人,然后你就安心了。
7. 享受拍马
他们提供给她的建议纯属不妥。她是寡妇,膝下四个女儿都不到21岁。但她改换过去的那家公司跟她有相同的信仰,跟她说可以包办一切(全部会计、法务和投资事务),于是她信了他们。监管层正在调查,这是好事,但他们拿不回她的钱了。
如果有人利用你的自尊心,请远离他们。以我的经历,在涉及投资的时候,自尊心唯一的作用便是帮人亏钱。
红色警报?是的。
8. 相信别人
9. 抬高杠杆
10. 动机有问题
在解决他们的问题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聘请了那个人。他们说这是因为他说12%的回报是现实的,而我说只能指望6%到7%的回报率。今天,他们依然是我的客户。
前一篇:秋意浓(1)
后一篇:咖啡馆里的一只小马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