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行(8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7】儿子拍摄

标签: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东行儿子拍摄梵高保罗·高更 |
分类: 美国游记(原创) |

油画《橄榄树》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van Gogh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1853-1890)此画作完成于1889年。
1889年秋天梵高在圣雷米完成了《橄榄树》。如他自己所说:这幅画严格遵循他所亲见的现实。在画上,弯曲的线条所塑造成的橄榄树,好象在与周围的环境搏斗。树是那样曳动不安,要想拔出地面,让树枝伸向空间。树身几乎没有一棵是平直的,都在扭动身子,在舞蹈,在挣扎,还是在发火。树的“精神状态"象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凡·高的内心情绪。梵高在这幅画上的心情较为平静,细琐的小笔触连绵不绝,色彩也比较和谐,综合而成的绿,添上大地的黄绿。地平线上产生蒸腾感,但总体色域是中低调子。
创作背景:
《星夜》是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889年,在与高更一次争吵之后,梵高精神分裂症复发而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并用手帕包起后送与一名妓女。之后于5月8日自愿前往阿尔勒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治疗,在那驻留了108天。在入住精神病院期间,梵高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共计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在此阶段的绘画,梵高的画风开始趋向于表现主义,作品充满忧郁精神和悲剧性幻觉,其中作品《星夜》正是其中代表之一。而作品《星夜》是在医生允许梵高白天可以外出的条件下所创作,而其作品的所描述的风景也正是精神病院所在地圣雷米。
画面描述:《星夜》是梵高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星夜》中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油画:《公园》作者: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奥地利知名画家。此作品完成于1910年。

油画:《斜卧的裸女》作者: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

油画:《蒙特吉鲁而特的弯路(Turning Road at Montgeroult)

油画:《比诺城堡(Château Noir)

油画:《女人与梨》作者:毕加索(Pablo


油画:《女子头像》作者:毕加索(Pablo

油画《沐浴者》,作者: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此画完成于1908-1909。
在沐浴者的身体被分解成离散部分,她的胸部,腹部,肩膀都成几何弧线和曲线硬化,和她的右脚曲折不自然。传统绘画从单一的角度捕捉一个瞬间,毕加索描绘他的泳客躯干从正面,背面和侧面,同时呈现多个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