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冷不冷?政府大楼20℃ 百姓家里5℃(转)

(2013-01-09 01:12:25)
标签:

南方冷不冷?

政府大楼20&8451

百姓家里5&8451

记者入户测量南方究竟

分类: 大千世界(转帖)

南方冷不冷?政府大楼20℃ <wbr>百姓家里5℃(转)
                  记者入户测量南方究竟多冷

 

  星岛环球网消息: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近28年来最低。每到冬天,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便高涨起来,今年尤甚。地虽分南北,人并无不同,为何北方人家有暖气,时时如春,政府还有补贴;南方人就得忍着、或者自己想办法?可反过来,南方一定要走北方的老路吗?若也集中供暖,能源支撑得起吗?

 

   “北方冻皮,南方冻骨”。今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近28年来最低,南方地区气温持续走低,多数居民呼吁集中供暖。

 

  《人民日报》报道,记者6日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等南方10个城市,携带温度计实地测量发现,无采暖居民家庭中,平均温度仅为7摄氏度,最高室温12摄氏度,最低室温2摄氏度,武汉等地甚至出现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的情况。上述室温,普遍低于北方供暖城市室温15摄氏度的标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南方多地居民呼吁尽快实现集中供暖。而本报法人微博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近2万名参与者中,83%的网友支持在南方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但也有40%的网友担心国家投入难以保证。

 

                   南方气温也很低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近28年来最低。中央气象台预计,8日起,我国南方地区将再次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

 

  南方究竟有多冷?1月6日,本报记者分赴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等南方10个城市,携带温度计,就户外、无采暖家庭、自采暖家庭、集中供暖小区、大型商场、省(市)政府大楼等处气温进行实地测量。

 

  多数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每年最痛恨的就是冬天:少阳光、多湿冷,要忍受从12月到次年3月的长达130天左右的冬季。

 

  而今年一开年,杭州市民就在连日雨雪中度过,气温一再被拉低,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至6摄氏度。而且,南方雨雪天典型的“湿冷”,滋味比北方同样温度下的天气要难熬许多。

 

  这种情况,也是千里之外贵阳的真实写照。

 

  贵阳的冬季,虽然气温跟北方相比不是很低,0摄氏度以下的时间不长,但由于贵阳气候湿度较大,每逢冬季,寒风沁骨,十分阴冷。

 

  元旦前后,贵州遭受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行走在贵阳市的大街小巷,身穿羽绒服,头戴耳罩,脚踩雪地靴的行人比比皆是。

 

  记者在成都调查时也发现,仅从数字来看,成都的室内温度不算特别低,但是成都的湿度很大,人们会感到格外阴冷。

 

  1月6日早7时40分,重庆主城天气阴沉,记者在主城区用酒精气温计测得的室外温度为5摄氏度,感觉到明显的哈气雾化现象。

 

  而在长沙,进入一月份以来,室外气温一直走低,商场成为温度最高的地点。商场内的气温让人感觉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季节。

 

                没有供暖受煎熬

 

  1月6日南京气温3摄氏度。下关区新民路一处低矮平房,80多岁的孙秀兰正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门口烤火。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对于这位老人,显得特别难熬。

 

  初到武汉的方先生,在家里不管是吃饭还是看电视都穿着羽绒服,这让原本就发福的他看起来更加臃肿。

 

  “在外边穿多少衣服,在家里就得穿多少,有时甚至要穿得更多。”方先生跺着脚说,武汉的冷,掺了一分湿气,刺骨、钻心,穿再多的衣服也难以忍受。

 

  在上海,很多居民陷入两难:开空调,每个月用电量至少四五百度,要知道上海阶梯电价第一档的标准只有1560度,一个冬季下来全年额度就没了;不开空调,只能“佝头缩颈”,全副武装。

 

  对不少杭州居民来说,从冰冷的室外回到同样冰冷的家中,羽绒外衣不敢脱。即使打开空调、电暖气,也得等很久才有点热气。常常是空调开了一晚上,室内气温上升不了几度,越到晚上越觉手脚发凉。

 

  在合肥,很多居民表示合肥的冬天很难熬,洗澡和起床都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在南昌市市民徐萍家里,记者看到客厅1台落地空调,三间卧室各一个挂式空调;此外还有电暖气和热水袋。家里人都要穿厚厚的棉衣,与在室外的穿衣相同。家里客厅空调平时不开,只有特别冷或者来客人的时候才开,一般坐在小型电暖器旁边取暖。

 

                        居民呼吁集中供暖

 

  在杭州本地网上论坛,渴望集中供暖的声音不在少数:“杭州若采用无污染的天然气供热,且价格相宜,老百姓当然双手双脚欢迎”,“取暖费也不算贵呀,比用电要便宜。再说集中供暖每个房间都很暖和,不像空调只有一对一”。

 

  在合肥,集中供暖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多从北方来到合肥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大呼南方的冬天太冷,呼吁尽快进行室内集中供暖。

 

  在贵阳,不少居民反映,一到冬季,家里电费急剧上升,大多数都是用电器取暖所致。居民希望能提供集中供暖设施,这样既安全省电,又能解决冬季室内取暖问题。

 

  在南京,对于像孙秀兰这样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没有空调,开不起电暖气,御寒的方式显得比较原始:白天烤火,晚上用热水袋。不管是否采取集中供暖,政府仍要考虑这个寒冬中享受不到温暖的家庭。

 

  集中供暖在南方城市中也有初步尝试,让居民获益。

 

  南昌满庭春小区是市区少有的实现了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记者刚到居民徐春妹家屋门口,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屋里坐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全身发热,要脱掉厚厚的羽绒服。

 

  该小区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实现了集中供暖,全天24小时为居民供暖。这个冬天以来,为期近两个月的供暖,按每平方米5元收取暖费,徐春妹家支出420.40元。

 

  “屋里现在好暖和,过冬比原来真是舒服多了,没有想到我们也享受到了暖气!”徐春妹老伴高兴地说。

 

转:http://society.stnn.cc/minsheng/201301/t20130108_184455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