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爷庙主持捐款3000万建学校

标签:
五台山五爷庙捐款3000万建学校常青主持文化 |
分类: 国内游记(原创) |




为此,五台山佛教界在2012年9月启动了以“捐资助教,慈爱人间”为主题的五台山宗教慈善周活动。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收到65座寺庙僧侣、居士等捐款1500万元,其中常青喇嘛所在的万佛阁就捐款1300万元。
预计在2014年8月的落成的五台山常青中小学,占地21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学生1200余人,投资约3900余万元。据了解,目前景五台山景区官方已先期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征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后,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除了全山寺院僧众捐助之外,全部由五爷庙(万佛阁)住持常青喇嘛补齐。
常青,俗姓郭,名一海,祖籍山西灵丘,生于上世纪30年代。7岁出家于五台山菩萨顶,亲历了日寇入侵佛国圣地的罪行,后来当了解放军,参加过抗美援朝,还过俗,成过家。宗教政策落实后,毅然重跨佛门,慈悲济世,是一位饱经风霜血雨、见证五台山沧桑变迁的跨世纪老僧人。
在中国,鲜有以僧人名字命名的学校。在常青看来,功德布施也是僧众修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千百年来,五台山佛教界在慈善工作方面,一直奉行乐善好施、广种福田的理念。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是这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既是名山之首,香火也该最旺,而五爷庙的香火之旺,当属五台山众寺庙之首。版主三年前曾去过五爷庙,因为阴天,时有小雨照片拍得一般般。

在五台山正式的导游图上,你是找不到“五爷庙”三个字的,因为五爷庙的所在地,学名却是“万佛阁”。在旅游旺季,五爷庙香火之旺,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几乎每一天,香客进香烧下的香灰,需要一辆轻型卡车才能运走。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殿内不许烧香,烧香要到院子里和山门外。铁制香炉因长时间的高温,院内的香炉脚被烧塌,山门外的大香炉完全包围在香火烧下的灰堆之中。
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为了每天的第一支香,人们往往在早晨三点就过来了。那么多进香的人同时活动,给了窃贼大好的下手机会。就在求祈富贵平安的时候,丢钱失物,也算五爷庙的一大特色吧。
还愿的爆竹声彻日响起,震天动地。戏班子常住庙内,大戏天天唱,庙门外不时还有鼓乐班子开锣吹打,有时还可能是两班子同时开演,在电子琴和鼓板的伴奏下,民间女歌手会放声歌唱,“哎,今天是个好日子--------”
五爷庙香火如此之盛,肯定灵验得不得了,看看这烧香的,看看这唱戏的,也看看那庙里无处摆放的匾额,这庙里究竟供得是那位菩萨呢?这大概是许多人非常感兴趣的。严格地说,这庙里供的不是菩萨,而是龙王爷,所谓东海龙王的五儿子。龙王怎么与佛菩萨有了关系呢?当然有很多故事和传说来证明这龙王爷和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关系。
作为佛寺的万佛阁建于明代,推测起来,当时就应该有龙王爷的位置。在农耕社会,每年的雨水决定整个国家的昌盛和每一个家庭的安康,人们心中的求祈,莫过于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了。求佛也罢,求龙王也罢,只要我们求得我们的所求,那管他是菩萨还是龙王。没有几个人愿意弄清楚,五台山之“五”,五爷庙之“五”、五郎庙之“五”,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见庙烧香,哪儿都行,更何况人们已然认为,这五爷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了。

今日五爷庙主持捐巨款助学的确是做了一件与寺庙地位相匹配的功德无量的大善事,令人钦佩。

五爷庙的历史和传说:
塔院寺山门的石台阶东侧,紧接着就是万佛阁的入口。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占地面积为两千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二十三间。这里主要建筑有三座,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前一篇:余秋雨:佛教的四大魅力(转)
后一篇:黄昏彩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