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1

(2011-09-25 00:05:27)
标签:

阿拉斯加

游记

观光列车

窗外的风光

松下lx3

分类: 美国游记(原创)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观光列车从安克雷奇出发,一路东行,窗外风光无限。雪山、草地与雪水汇成的湖泊、河流.....相互依衬,构成了一幅幅好似回到远古的画面。


  也许是阴天的缘故,消融雪水汇成的浩淼湖泊,没有想象中的蔚蓝清澈,有些混浊,有些像石灰水,带给人一种沉重、一种神秘。(这组照片为松下LX3拍摄)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这是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遗址,快半个世纪了,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仍保持着震后的原样,没有枯木逢春的迹象。

 

  阿拉斯加由于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是美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州。阿拉斯加州几乎每年都有一次7级地震,每14年都有一次8级或以上级别的地震。发生在1957年3月9日、1964年3月28日和1965年2月4日的三次大地震分别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中名列第三、第二和第六位,也是北半球发生最大的三次地震。看这三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都在早春,所以版主认为要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登陆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高山飞瀑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阿拉斯加游记(10)观光列车窗外的风光 <wbr>1



 

  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

  

 概况

 北京时间1964 年3月28日3时36分13秒(当地时间27日17时36分13秒),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的威廉王子海峡发生了一次巨大地震。震级为里氏8.4级(一说为里氏9.2级),地震矩规模9.2,死亡178人,经济损失约5亿美元,是北美洲,也是北半球有史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因地震被毁的民用楼房215幢,商用楼房157幢,有好几幢大楼被夷为平地,高层或占地较广的建筑物差不多均受破坏。此次地震破坏性虽然很大,但由于当地人口密度相对较小,遭受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比较轻。

 

 地震震中位于北纬61.02度,西经147.65度。在安科雷奇市东120公里,这个地点也是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上。阿留申海沟的板块消减带向东延伸就通过这里。地震就是太平洋板块沿阿留申海沟向阿拉斯加之下俯冲而形成的。地震发生后约15秒钟,安科雷奇市市民就感到了强烈的地面振动,并持续半分钟。震源深度在地下25~40公里之间,破坏面积13万平方公里,出现地面变形的范围超过26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达1500公里,有感面积130万平方公里。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省等地都有强烈震感。大地震还引发了至少十二次余震以及冰崩山崩、海啸和泥喷,其中一次余震的震级达到了7.3级。

 

 经济损失

 地震中,安科雷奇市发生了4次大滑坡。滑波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市地下18米处有一薄沙层。最大的一个滑坡体长2400米,宽180360米,这个滑坡由20米高的悬崖上滑来,滑出约150米,滑坡的端部直抵海中,至少有70栋房屋毁于此滑坡。没受滑坡灾害的街道,也出现了与滑坡边缘平行的地裂缝,加重了房屋的震害。安科雷奇中学也受到严重的破坏。此外,自来水干线、煤气、下水道、电话线和电力系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震中以东72公里处的瓦尔迪兹镇是建筑在罗比川三角洲的松软地基上的港口,居民约500余人(渔季时增加约一倍)。地震时三角洲前缘水下地基出现巨型滑塌,码头及邻近沿岸地区被洗劫一空。距海稍远的内陆地区,地震时处处尘土满天,地面翻腾仿佛海洋一般,裂口张开又合上,合上又张开。地裂缝纵横交错,有的裂缝宽达1.8米,长75米,深1.2米,约40米的民房和许多商店因有地裂缝穿过,墙基动摇,导致房屋倒塌,高压电线火花四溅。全镇的各种设施和建筑物几乎一半泡在海水中。地震后,只得在距原镇区6公里以外地基较坚实的地方重建新镇

 

 震中以西64公里的威提尔是一个商港兼军港,建于1942年。地震时,有居民70人,因地震死亡13人,约占1/5。港埠设备和房屋建筑差不多全被破坏,地面整体下沉约1.6米,海岸滑塌严重。震后又遭受狂浪席卷,海中的大小石块(直径2米或更大者),被狂浪卷入陆地撒满街头。陆上有座大油罐,能容载3800立方米汽油,也被狂浪掀起了好几米。木材厂的整幢建筑物亦被狂浪推移,发生位移。

 

 震中西南153公里处的苏厄德港在小峡湾三角洲上,地震时,由于海岸下地基滑塌,使码头至陆内100余米的地带都产生了地裂缝,整个港区地面下陷约1米。震后又遭海啸狂浪和火灾袭击,港埠设备全部被毁,民房倒塌86幢,遭破坏的房屋260幢。因为港区破坏,重建困难,震后不得不将原港区开辟为旅游区。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小镇克雷森特城遭受海啸5次袭击,第一次浪高6米,最大一次浪高达9米,几乎全部摧毁了这个城市。狂奔的海浪上岸后,冲倒建筑物近百幢,沉船十多艘,伤亡200余人,淹没码头、仓库和一座水泥厂。一些储油管激起了三层楼高的海浪,浪尖上是燃烧的油层,一名幸存者回忆说:“我从未见过到这样奇怪的情景,巨大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浪尖上满是燃烧的火焰。”

 

 次生灾害

 地震时地表变形规模很大,地震造成的地表岩层破裂总长度达800千米,与阿留申海沟平行。当地震疯狂地袭击而来时,安科雷季的地面和建筑物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地震随着大范围的垂直错动,范围达4452万平方公里。主要的隆起区在科迪亚克岛南部至威廉王子海峡一线,垂直错动的幅度抬升达11.5米,下降达2.3米。闹市区的地面突然崩裂,出现了两条3.66米深,15.25米宽的大裂缝。正在野餐的一位男子和他带着的两个儿子被裂缝活活吞没。在安克雷奇以东有一块岩层长640公里裂为两半,阿拉斯加海岸地区隆起达10米。远在夏威夷的地壳都发生永久变形。在震中32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沿海区有许多裂缝。地震造成的地下水变动,影响到欧洲非洲菲律宾


 由于地震造成海岸线变动和大面积海底运动,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当地时间1964年3月28日,即大地震后20——30分钟,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的瓦尔迪兹港湾发生大海啸,海啸每隔11.5小时袭击一次海岸。最大海啸产生在半夜,又正值当地海潮之时,在瓦尔迪兹的入海口处,海啸波高达30多米。到湾顶端其波峰倒卷时,巨浪高达50多米。到达科迪亚克岛时为20多米。阿拉斯加受灾最重,130余人丧生,财产损失约5.4亿美元。海啸波及到美洲太平洋沿岸、夏威夷日本,直至南极,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地震时建筑物遭到破坏,但这种破坏不是由于震动而是由于地崩造成的。震中区安克雷奇地震时形成4个地崩断层。一般来说,位于地崩断层附近的建筑破坏不可避免。但由于安克雷奇是新建城市,大部分建筑物设计时都考虑了抗震要求,因此地震时尽管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却很少倒塌现象,因而伤亡较少。较高层的建筑物受到的损失最大,而较矮小的框架结构房屋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远离震中的地方地震波的成分主要是长波,而高大建筑容易同长波发生共振导致破坏。

 

 此次地震由于大规模的冰崩、山崩、地裂泥石流、地滑、塌陷等,使距震中160公里以内的铁路、公路、城镇、村庄均遭受剧烈破坏,还使长近1000公里,宽300公里广阔区域内的地壳产生形变。自科迪亚克主苡尔迪兹一线以北的广大地面下陷约12米,而此线以南的广大地面却不断上升,如蒙塔格岛南端上升了11.6米,该岛还向东南方向移动了15米,同时出现了近60公里长的断层,其断层崖面的高度超过11米。大地震后,当年内发生的500多次4级以上的余震和50余次6级以上的强余震都出现在发生地面变形的地区。

 

 灾难中的温馨

 1964年大地震发生时,阿拉斯加州大雪冰封。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是,如此巨大的破坏,竟然没有发生一起抢劫,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当新闻记者赶来时,看到一个面容憔悴、破衣烂衫、满眼血丝、连续4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警察,他平静、不失幽默、不失礼貌地同记者打了个招呼:“先生们,早安!欢迎你们到这个地狱来!”给新闻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