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这里讲的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前些天在院里赏花时恰逢几位住家保姆在互通信息,由此得知本院住家保姆2月份最高薪资每月净赚2800元,最低2300元,加上吃住在主人家,保姆的实际收入应该在4000元左右,比一般的工薪族收入要高。南方社会分工细化,比如医院各个住院科室都有几名长期护工,负责24小时陪护病人,有钱的一个病人请一位,每天100元;钱少的两三个病人请一位,这些护工常年在医院,除了不会输液打针,其它护理技术比护士还高超熟练,所以病人家属工作忙的话每天只是探视时间来慰问一下就可以了,即使留下一起陪床,也是只管动嘴指挥不用动手。
南方虽然方便,但是人工费越来越高,已经高到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境地。比如钟点工过去是10-12元/小时,3月起已经涨到15-18元/小时,正规的家政公司例如“杭州三替”已经涨到25/小时,其中管理费拿走7元,钟点工实际收入18元/小时。近期版主脚踝骨折请了个15元/小时的钟点工,刚干了三次她就开始消极怠工,要求工资涨到18元/小时,大大超出了版主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将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前些天因老爸住院,回北方照顾,由此感受到了南北之差距。北方的社会分工明显不够细化,比如家政只愿意擦玻璃,因为擦玻璃是先讲好价钱再干活,200元左右全包,一个人一天可擦两三家的玻璃。而打扫房间、跪下擦木地板、刷厕所这些活就很难找到合适的钟点工了,一个是钱来的慢,更主要做的人少,觉得低人一等,即使给15元/小时,也难找到肯长期干的人。北方很多下岗低保人员如果肯做家政,对活不挑剔,收入应该不会太低,但传统观念使他们把面子放在第一位,丢面子的活钱多也不肯干,所以在北方想找固定长期的钟点工有些难。
再说北方的医院,老爸住在省城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技术在当地应属一流,但那病房比集市还热闹,肮脏的令人呕吐。在那医院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探视,病人床前永远是人满为患。最闹心的是病房里根本没有护工,版主给护士长提建议:病房应有固定护工,并给她介绍了一下上海杭州的经验,但护士长用怪异的眼光盯着版主说:南北情况不一样.....倒是病房厕所门上写着找护工,请拨电话:13......但谁又敢把自己的亲人交给厕所护工照顾呢?
因是急症病房,每位患者都要留两三个家人轮班陪护。最不可思议的是老爸先住外科病房,稳定后转到干部病房,但这两个科室都不给病人送饭。能动的病人自己去医院食堂吃,卧床不起的一日三餐都要靠家里送。仅几天功夫,老爸尚未痊愈,家人已累得趴到了一大半。由此连想到我们这一代的将来,只有一个孩子,大部分还远在他乡,万一生病了估计连送饭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陪护了。
由此而感觉到:在南方,如果肯吃苦就能赚到钱;而在北方,丢面子的活钱多干的人也不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