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新闻,海河大学的一名讲师裸身从20楼跳下,据推测与职称评定有关(详见:http://news.longhoo.net/2010-10/21/content_4437015.htm)。记得去年也发生过数起大学教师跳楼的事件。唉!最讲尊严的大学教师,决心赴死时也不讲什么颜面了,他们的死大多与评定职称有关。
每年考核大学教师,填表时最重要的一栏是: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共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如Top期刊请注明。其中:
⑴被SCI收录论文 篇
⑵被SSCI、AHCI收录论文 篇
⑶被EI收录论文 篇
⑷人文社科国内权威期刊论文 篇
⑸国内一级刊物论文 篇
另外还有课题、获奖等是重要的考评指标。其它如授课、出版著作、发表在二级刊物上的论文、社会工作等在考评中都无足轻重。所以现在国内权威期刊和一级刊物的主编都是各高校对口学院的座上宾,如能请到他们开个座谈会,讲授一下投稿诀窍、宴请时混个脸熟,特别是主编们如能屈尊收下一大沓子出场费,就是给一些处在“生死”关头的教师带来“活下去”的希望......
学校一般每年通过年终考评小折腾教师一次,两到四年通过重新聘岗大折腾教师一次,所以看似不坐班、自由自在的大学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受着煎熬,饭碗随时不保,不敢有一丝懈怠。
前几天版主的单位刚刚结束聘岗。这次学校又出新招了,设置了:1.教学科研并重岗、2.研究为主岗、3.发展平台岗、4.社会服务与应用研究岗。现有教师(以2010年6月30日在岗教师为基数)中,前两类约为70%左右,发展平台岗的比例约为13%左右。其中,发展平台岗为过渡性岗位,一般情况下,聘期为2年。社会服务与应用研究岗,每年上缴学院不低于20万元/人。(以上红字为单位正式聘岗文件摘录)。
这就意味只有70%的教师能进入正常的教师岗位;进入“3.发展平台岗”等于获得了两年缓冲期,两年后的饭碗还不知道在哪里;“4.社会服务与应用研究岗”主要从事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肩负着给学院创收的重任,具备每年上缴学院20万元以上能力的教师目前还不多。
此次一番折腾下来同事中有十余名进入“候补岗”系列,就是处在没有正式编制的半下岗状态,这些同事教学都达标甚至超标了,主要是权威期刊、一级期刊以及课题、获奖等没达标;还有些1958年之后出生的教师因为没有博士学位也聘不上岗。我有些担心一些脸皮比较薄的同事会撑不住这无形而巨大的压力......
私下里聊天,同事们最羡慕的是小学、初中老师,他们虽然不太自由,但已经享受到公务员的高待遇了。真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好好的、健康地活着,只要努力过了,其它就顺其自然吧,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