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张掖大佛寺

(2010-08-12 10:12:34)
标签:

西行漫记

塞上名刹

佛国胜境

张掖大佛寺

旅游

分类: 国内游记(原创)

张掖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大佛寺,始称“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故又称"卧佛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改称宏仁寺。该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103年)竣工,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1996年,张掖大佛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大、佛大、殿大,当地又称:“大佛寺”。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邸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殿内不让拍照,此为转载图片)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西行漫记6——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wbr> <wbr>张掖大佛寺
 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塔高 33.37。相传置放着释迦摄摩胜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

小贴士:

     张掖,亦称甘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境内千峰叠翠,万壑汇集,秀丽的青山碧水,映衬着一片海拨1410——2230米的冲击扇形盆地。在面积42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河襟带、状如城郭、经纬四级、绾毂八方,颇具“腾蛟起凤,虎踞龙盘”之势。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一望平畴、沃土千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古人曾留“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佳句,素有“塞外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灿如天河的文明发展史,为张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古老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石一木,独具风采,一景一物,各著神韵。留下多少优美动人的传说,组成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人文佳境。充满魅力的江山形胜,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一脉相承的古郡风貌,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构成了旷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86年12月8日,张掖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