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后去向:英美五成回国 日加三成回国(转)
(2010-07-21 00:01:12)
标签:
留学生毕业后去向英美五成回国日加三成回国校园 |
分类: 大千世界(转帖) |
是留学,还是“人才流失”。记者采访几位业内人士和在读留学生,请他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海外留学生职业选择,以及就业状况。
留学生就业现状
英国:回国发展人数过半
出国学生:2009年留学32857人毕业率80%以上
2007年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人数为2.3万人、2008年同比上升了50%。而去年,英国使馆共向中国学生发放了32857份留学签证。
“英国领事馆日前发给我一份邮件,其中表示在英国的国际学生人数目前超过了41万人,中国学生占比很大。”南京外服英美部主任程闽告诉记者,从机构掌握的数据看,每年就要送走200多个学生,其中近70%为国内本科毕业、赴英读研究生课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不算顶尖,但在国内至少也都是中等以上水平。”
她认为,这个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70%学生赴英读研究生,读高中、本科的学生占据剩下的份额。“由于咱们江苏开设了许多国际预科班项目,而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不在我们计算之内,所以拿到本科offer的学生占比会有波动,在20%到30%之间。”
大部分人在研究生阶段会选择国内热门的金融、会计、管理、电子工程、传媒和艺术专业;经过3个月的语言磨合,学生们也都反映能融入当地文化和学习生活。但在英国,每年仍有10%-20%的学生不能顺利毕业。“他们绝大多数会被卡在语言上,或者对转专业课程准备不足、专业基础差拖了后腿。”程闽说,当然少数人还会因为个人原因毕不了业:如恋爱、游戏等等。也许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根本谈不上“人才流失”。
毕业学生:几乎100%申请英国工作签证,回国一半
在英国找工作的形势很严峻,应届生不仅要面对经济危机余波、当地人的强势竞争,就连自己的学长学姐们也要来“横插一杠”。程闽表示,毕业生可以申请到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PSW),“学生说,拿到PSW就可以在未来两年内自由穿行在中国、英国间,所以‘不拿白不拿’。”
拿到PSW后有50%的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国内拥有更广的人脉、与本国人交流工作也没那么多芥蒂。“英国不是移民国家,也不好找工作,这是所有学生在去之前就知道的;反而想移民的学生,多数都转去其他国家了。”
但仍有人在英国执着地奋斗,而且不在少数。“毕竟比在国内要付出更多代价,所以在找工作碰壁后知难而退的也不在少数。”
美国:留美10万 一半转道回国
加拿大:70%学生选择留加工作
相对于美国对毕业留学生冷若冰霜的面孔,它的邻国加拿大可谓是如沐春风。加成留学顾问容竞说,目前就他所知,有70%到80%的留学生选择留在加拿大工作。
“前往加拿大的留学生中以本科生为主,今年申请高中留学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长。”他说,可能是国内高考、就业有压力,致使许多家长很早就为孩子规划起了留学加国的道路。
“2008年的经济危机,加拿大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损失。目前,加拿大全国经济稳定发展、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对接受过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容竞说,目前加拿大理工科类的就业形势比较好,机械工程、电力工程类毕业生的年薪都能达到54587加币。而化学工程的毕业生年薪更多:60054加币,是所有专业中毕业生起薪最高的。
出国学生:基数大,理工科很难申请
官方统计,2010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已突破10万。正如奥巴马访华时所说:美国经济衰退需要外来资金充实其教育资金储备。而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刚好正中其下怀。
好年华美国部吴园告诉记者,目前赴美留学的学生中仍以研究生为主;同时受经济、两国教育质量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高中生也选择赴美留学。总结起来,留美趋势正呈现低龄化。
“国内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在求学的过程中也充满艰辛,但我们的孩子只要过语言关之后,毕业率相当高。”当然,学生在择校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一味追求名校并非明智之举。
目前商科类的专业仍在中国学生中最为热门。而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物理这样的理工科专业限制条件大,国内学生想要成功申请并学得其精髓,自己在国内就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
毕业学生:就业寒潮,工作签证申请很难
10万人的另一面,是美国仍在受经济危机影响、就业前景堪忧的现实。“讨论影响学生毕业后选择的因素,整个经济大环境和留学生个人意向一半一半。”吴园说,从近两年的趋势看,去与留的比例各占50%。
“现在美国的就业成了一大难题,公司不愿意找留学生做雇员,这种现象在商科专业尤甚。”她说,即使是老板有心留你,但铁面无私的移民局长官也不会轻易地发工作签证。
此时,原本有留下工作打算的学生也打起了退堂鼓。“选择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很多人开始也没想扎根美国,加上现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很好,在当地就业看似必要性不大。”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坚信在美国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留学生的出口,必然会面临人才的流失。”吴园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正以开放的态度在世界产业链中担当重要角色,人才所做的贡献不能以简单的地域为界限。
回国就业有语言优势
易华勇就读于韩国湖南大学:“和我一样,在近邻韩国上学的中国学生,目前大概有6万人之多。”
以我们学校为例,经常在电梯里一群中国学生中夹着一个韩国人。据学校中韩交流中心统计,在校的中国留学生有1109名,年龄大都在18到24岁之间。
“其实,不管是预科转本科的学生,还是本科插班生;不管在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中国留学生在韩国高校中都占有很大比例。”留学经历给易华勇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自主能力、主观能动性也增强了。
易华勇说,从上一届毕业前辈的就业情况来看,总体的情况比较乐观。“留下来的前辈们有一部分选择考研,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他表示,韩国的就业压力相对比较小,薪酬却高出国内数倍。“但前提是他们只要非常优秀的留学生。
近年来韩国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提供申请工作签证的便利、给留学生个人所得税优惠。吸引了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留在韩国就业、定居、移民。
“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就明确表示将来毕业后要留在韩国发展,他认为韩国薪水高、就业压力小;另外中韩隔海相望,最快一小时就能回国。”
“即便回国,我们也有自己的就业优势:懂韩语、眼界开阔、海外学习生活经验丰富……这些都为我们成功就业增添了不少砝码。”毕业的前辈一般就职于中韩合资企业,少数极为优秀的可以进入LG、现代、三星等韩国名企。
年初,“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公布了2009年在册外国留学生数量统计结果。结果显示,2009年,就读于日本各级院校(包括大学、专门学校以及预科课程)的国内学生总数达到79082人;同比2008年的72766人增长了8.7%。
金世达留学日韩顾问尚艳杰告诉记者,机构方面,每年送去日本留学的本地学生数量约在20到30人之间;即便就江苏地区而言,这个数字也不会超过千人。
日本不仅开放高等教育,专门学校、专修学校这样类似国内技校的职业教育也招收国际学生。“约有70%以上的国内学生申请日本高校(本科、研究生阶段课程),另有不到30%的学生在日本就读专门学校、语言或预科课程。”她介绍说,日本专门学校的课程大多注重实践操作,“比如酒店、汽修、动画、旅游、美容等等。专业门槛不高、学制通常为两年,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专门士’资格,就可以直接就业了。”
“而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学生当中,选择商科类专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工程、计算机。”她表示,日本教学严谨,能够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另外,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实施“30万留学生交流计划”,其中大部分名额分配给了中国学生。“新建校舍、加大服务力度……随着利好越来越多,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将会有一波‘留日热’。”
毕业学生:被企业外派回国成“现象”
此前,赴日留学后回国工作是大部分亚洲留学生的共同选择。尚艳杰介绍说,最近几年来,每年大约有30%的亚洲毕业生(大约8700到9400人)会选择在日本就职。“日本厚生劳动省以在日本就职的外国人为对象进行过调查,其中62%的外国人表示希望一直在日本工作;在打算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中,也有40%表示最好能在日本先工作十年。而就中国学生而言,每年希望留在当地的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70%。”
“中国毕业生想在日本企业或学校里任职并不难。”不少日企、日本院校和国内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尤其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企所设的办公室也比较常见。她告诉记者,“能留则留”是学生们现在的主要想法。“在当地找到工作之后,不少人还会被派回国内继续任职。拿当地人的待遇在国内工作,这也逐渐成为一种‘现象’。”
转自:http://www.beimeicn.com/News/article/sid=163109/lang=schinese.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