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雅丽的博客
张雅丽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125
  • 关注人气:28,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2010-05-16 00:00:10)
标签:

世博之旅

城市人馆

旅游

分类: 国内游记(原创)

    上海世博会共有五个主题馆:“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未来”和“城市足迹”五个展馆,世博团体票可以随机方式预约参观其中一个。我们团预约的是位于浦东园区的“城市人”馆。上午10:30到达后为避免排长队,我们一行16人以竞走的速度甩开人流冲向了这个馆。果真效果极佳,无需排队就冲入馆内。      

     “城市人”展馆以人的需求与发展为主线,讲述城市中“人的故事”。通过对世界六个城市中六个不同家庭的跟踪拍摄,将他们的故事嵌入“家庭”、“工作”、 “交往”、“学习”和“健康”五个展区,运用实物、布景与多媒体特效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11个不同城市的景观,让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城市人的不同需求,体验“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城市人”馆特别设计了十座城市的场景,采用大量城市人日常接触的物品,例如牛奶盒、脚手架、油漆罐、百叶窗、档案柜等,作为展示的基础材料。这些材料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在展馆现场搭建出“建设中的城市”、“贫民窟”、“夜市”、“商业街”、“休闲集市”等各不相同的场景。

     实事求是地说在“城市人”馆里除了那间拥有18万册书的超大书房(电子屏幕打出来的书)会使你为之一震,想象着自己如果拥有这么一间书房该是多么幸福的事之外,其它基本没什么看点和收获。这是因为馆里所选的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六个家庭对于已经以各种方式走向世界的中国观众不再有新鲜感,每个家庭蜡像后面的电子屏幕正在介绍这一家人的生活,遗憾的是观众都急着赶下个场子,哪有心思仔细观看每个平凡家庭日常工作生活的再现?哪有时间琢磨那些废弃物搭起的各种场景?

     世博园游览一天后的一个重要体会是:凡是不需排队或不需排长队的展馆大都是可去可不去的展馆。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O(∩_∩)O哈哈~    冲得够快,还没开始排队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美国菲尼克斯的四口之家代表了全球大部分中产家庭,生活平静温馨。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来自非洲加纳特马市的家庭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巴西圣保罗的工人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小贩,家里有5个小孩,生活不算富裕,但家里永远是热闹快乐的游乐场……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户移民家庭,又是典型的空巢家庭,儿女不在身边,两位老人的休闲方式就是吃着爆米花看电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他来自欧洲鹿特丹,是一个“独身家庭”,这男性从事创意产业。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郑州一户四世同堂大家族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老人叫赵仁义,今年90岁,儿子赵森林和媳妇程云仙育有两儿一女,第四代人全是独生子女,最小的只有11岁。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用脚手架等体现建设中的城市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城市贫民区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拥有18万册书的超大书房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拥有18万册书的超大书房(书是假的)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游人驻足留影的地方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游人驻足留影的地方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游人驻足留影的地方
世博之旅之二:游“城市人”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