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大学太累——由海事大学女硕士之死想到的

(2009-12-15 14:13:07)
标签:

中国的大学太累

海事大学

女硕士之死

想到的

校园

分类: 有感而发(原创)

       中国的大学在为学生食住方面所耗费的财力物力等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大学。

 

     发达国家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宿舍一般很少,只有部分新生通过排队抽签才能住进校内宿舍,期限一般只允许一年,而且住进去的新生大多对周围环境熟悉之都会后悔住进来,这是因为学校宿舍通常比租住校外的房子还要贵。当然新生家长一般都希望孩子第一年能住在学校宿舍里,虽然贵一些,但图个安全方便。所以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一般都会义无反顾地搬离那又贵生活又不方便的学校宿舍,这是由于很多学校住宿费和餐费是强制性地捆绑在一起的。如儿子的大学住在学生宿舍每个月大约要交1500元加币,其中住宿约800元,餐费约700元,餐费只能在学校餐厅、小卖部消费,过月作废,但由于学校食堂提供的餐饮非常单调,就是些皮萨、汉堡、炸鸡腿、炸薯条、色拉......吃几天就腻了,700元根本吃不完,月底快作废时学生们只好全买了饮料、零食,既不健康又很浪费,因此住满一年的学生们、特别是吃不惯西餐的亚洲学生们赶紧搬出来自己租房,几个同学合租一套学校附近的公寓,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和学校宿舍的价钱差不多,有时还要更便宜些,主要省的是伙食费,搬出后学生大多自己做饭,偶然在外面吃,每个月要比在学校吃省一半钱呢。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谈。

 

      从学校方面来说,国外大学由于不需建能容纳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所筹到的经费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用在教学科研上,用在建教学大楼、建实验室、购买设备图书等方面。但国内大学,比如我工作的学校有同时可以容纳上万人吃饭的食堂,其管理难度之大、用人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我们中国大学的食堂每顿饭要烧几十种菜,但仍有90%以上的学生对食堂不满意,对学校的后勤管理不满意;而国外大学的食堂是麦当劳式的套餐服务,永远是标准的、没有创新的几种食物,让你有意见也没处提,这可能是由于西方人从小到大见过、吃过的也就那几种食物,改善生活顶多就是吃顿烤肉,所以对食物种类的渴望和要求没有咱国人高,所以这里的厨师也相对好当,管理也容易很多吧?就连洗碗搞卫生也简单很多。特别是国外学校食堂的饭菜比较贵,所以在学校餐厅吃饭的人很少。中午大家基本都是一杯咖啡、一个面包就对付过去了,很少有人吃正餐。

      由于学生绝大部分都住在校外,学校的管理层基本只管教学,而每门课的老师都用分数这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学生(详情请点击版主拙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1e970100g1l8.html   请看国外大学如何通过分数管理学生),学校的管理层似乎除了长远规划、到处筹钱外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所以西方大学的行政人员极少,学生处于放养状态,既没有班主任,有没有党支书、团支部.......但学校仍然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当然学生的妈妈住在哪里更是与学校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学生学习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就留下继续读,达不到就立马走人,没达到标准的学生似乎也没地方去讨价还价,学生万一出了人命关天的事情找保险公司,学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基本上没有组织,没有谁会关心你、帮助你,在这种环境中只能高唱自己改编的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自己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在高昂的国际歌声中,生活在海外的绝大部分留学生渐渐地坚强起来了,少数撑不住的也有个别走上了绝路。

 

      在这里我很同情杨元元,斯人已逝,不应该再受到批评,但她一流大学的热门专业毕业后的七年中如能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可以使自己和母亲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实事求是地说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大学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个人生活、家庭、.......对学校来说,能安排好几万人的学业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中国的大学实在太累了,而且还没有累到点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