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科院:中国公共教育投入只有美国的一半(转)

(2009-09-10 00:30:29)
标签:

社科院

中国公共教育

投入美国一半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转帖)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8日表示,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2.4%,低于印度的2.7%,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蔡昉是在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该绿皮书由蔡昉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新社报道,中国的教育水平近30年来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这与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不无关系。绿皮书指出,如果仅从教育资源投入总量看,中国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公共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不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公共教育投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重为86%。据世界银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水平在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

  相较之下,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蔡昉认为,教育私人支出的高比例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它方面的需求不足,削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教育公共投入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绿皮书指,“上学贵”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也更多地源于此。

  蔡昉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将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这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 因此,“发展教育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也即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他建议,要解决中国教育的资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增加公共资源的投入,并使增量公共资源在教育服务均等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整合现有资源,让社会资源在教育发展中起到更大作用。

             转自:http://www.stnn.cc/china/200909/t20090909_112166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