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婚在1970年代的“孔雀女”与“凤凰男”

(2009-06-04 23:10:27)
标签:

结婚在1970年代

孔雀女与凤凰男

情感

分类: 往事如烟(原创)

结婚在1970年代的“孔雀女”与“凤凰男”

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找对象要门当户对。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所在的部队医院,想做到门当户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其一,医院的女兵绝大多数出身于中级或高级干部家庭,而男兵即使保守些估算也有60-70%来自农村。

其二,当年部队里真正来自干部家庭或城市的男兵大都没有表现出超群的魅力和能力(当然也有个别十分优秀的),反而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些纨绔子弟的作风,因此在找对象时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其三,当年在部队真正大放异彩的是那些诚实、憨厚、吃苦耐劳、肯钻研、为人谦和的农村兵,他们在部队很快就入党提干,进步神速,成为部队女兵择偶的主要选择。用现在的网络语言形容就是部队的“孔雀女”(城市女孩的代名词)“金孔雀”们嫁给了部队的“凤凰男”、嫁给了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21世纪的“凤凰男”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近二十年,终于成为“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农村家庭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他们留在城市后,娶了“孔雀女”,过上了城市生活,但由于原先的农村生活打下的烙印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他们与“孔雀女”在爱情、婚姻、家庭和子女培养等方面产生了种种矛盾,上面提到的两部电视剧就集中地反映这种综合矛盾。

而1970年代俺所在的部队医院的“孔雀女”嫁给“凤凰男”矛盾就没有那么突出,一方面那时的“孔雀女”一般都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长大,她们的父辈在参加革命前也都来自农村,所以家里常有“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样的农村穷亲戚登门,加之“孔雀女”都受过“文革”的洗礼,其中很多人插过队、去过兵团,了解农村、同情农民,因而对“凤凰男” 的农村家庭表现得非常大度,特别是“孔雀女”肯吃苦、肯付出、肯包容,不像现在的独生“孔雀女”那样骄横、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孔雀女”与“凤凰男”结婚后大都相处融洽,并能辅佐“凤凰男”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而成为部队首长后的“凤凰男”自然也更赢得了“孔雀女”的尊重和爱戴,实现了比翼双飞。

另一方面,那时的 “凤凰男”入伍前就是一农村小伙,家里并没有太多的付出,入伍后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杰出人才,所以回报感恩的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特别是当时的人民公社体制吃大锅饭,农村极度贫穷,“凤凰男”一年如能孝敬父母几十元人民币、几十斤全国粮票,几尺军用布票,父母就非常有面子、非常知足了,不像现在一些农村父母,家里的三层楼房、家里的一切开销都指望着出息了的“凤凰男”,“凤凰男”的压力大到难以承受,父母的恩情似乎倾其一生也难以还清。

因此,我1970年代的“孔雀女”战友们现在大多都与“凤凰男”过着幸福的生活,例如我的密友,当年她嫁给家里有一个班兄弟姐妹的“凤凰男”时,密友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但几十年后再见面时,她已是气质高雅的少将夫人了......

小贴士:

“凤凰男”是指农村男孩发奋苦读,靠自己的刻苦和努力在城市上大学、就业,依靠自身努力立住了脚,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城市女孩结婚,逐渐融入城市生活,终于成为“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但是由于“凤凰男”们的农村背景,他们与城市中的妻子以及她的家人会产生种种城乡冲突,导致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出现问题。

  相对于“凤凰男”,选择嫁给他们的城市女孩也有个统一名称———“孔雀女”。“孔雀女”大多出身大城市,生活和成长环境良好,是在父母溺爱之下长大的娇娇女,从没经历过大风大浪,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处理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择偶时,也不把男人的经济实力当作首要的考察内容。她们崇尚并向往纯真的爱情,更看重男人的能力并注重男人的家庭责任感。

如果有人问:怎样才算一个家庭?“孔雀女”会说:“孩子、丈夫和我”,而“凤凰男”会说:“我爹、我娘、我兄弟姐妹、我叔伯姑婶姨舅、我孩子我妻子”。有人认为,现在的门当户对并非是指金钱和地位,而是更加强调文化习惯、生活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