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旅往事(5)解剖课的颅骨标本

(2009-05-15 23:53:15)
标签:

军旅往事

解剖课

颅骨标本

情感

分类: 往事如烟(原创)

最近看国宝纪实节目,当看到考古工作者举着刚出土的尸骨“部件”不怕脏、不怕黏着上百年、上千年前的细菌,甚至不带手套、口罩近距离地认真观察研究,我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也回想起花开时节的我们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壮举。


那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们参军来到某部队医院,院领导为了让新兵能迅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对大家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专业强化培训,授课教师主要是选派当时医院里最具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优秀医生、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担当,在这一年中学员们大约要学20门左右的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学基础课程。


记得最先开的课程是“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了能让大家学好解剖学,教室里摆了许多人体标本,不用说,一间屋子里还存着一具可能是借来人体标本。刚开始上解剖课时,大家对尸体极度恐惧,当老师拿着镊子或直接用手掀起某块肌肉,讲解它起于哪、止于哪时,常常会出现某“小姐”突然晕过去的事件。大家端着饭碗好几天也咽不下去饭菜(现在想来还真为部队节约了不少粮食呢),看着老师用刚抓过尸体标本的手拿着烟卷抽,非常军旅往事(5)解剖课的颅骨标本……


不过这种状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变。


花开时节的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想取得好成绩的上进心,使战友们迅速战胜了恐惧,甚至在考试前大家能主动围在尸体标本旁拿起镊子强化巩固知识点。


记得当时最热门的标本是颅骨,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人体解剖中颅骨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上面有那么多小孔,如果不对着标本好像很难搞清楚哪个孔里有哪根神经穿过。每期卫训队解剖考试时都有一个看颅骨标本回答问题的固定内容,即通过看贴在颅骨某部位的小条之后回答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取得好成绩,卫训队两三个有限的颅骨就成为抢手的标本,人人都想让它在自己手里停的久一些,非常希望每个班都能拥有一两个标本或人手一个,但当时似乎并没有这个条件。


不过的确是天无绝人之路,话说当时尽管是在部队医院工作,但劳动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有一日卫训队被安排挖地(目的已经记不清了),我班MM们突然发出一阵尖叫——战友们异常激动,竟然靠自己的双手挖掘出两个完整的颅骨(据说医院是建在解放前的坟场上的)大家像本文开头的考古队员一样如获至宝,把它们捧回宿舍只用水简单地冲了冲、甚至没有用福尔马林泡一下消毒就相互传递着钻研起来,我班的解剖考试也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平均成绩。

 

    附记:学完解剖学后我们又把这两个颅骨埋回医院的院子里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今天我还是要双手合十、代表我昔日的战友们对曾经被我们惊扰了的、长眠于地下的先辈和他们的后代深深地鞠个躬、道个歉!


注:这是版主在昔日战友圈里写的文章,欢迎点击:http://bbs.zgkw.cn/blog/xx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