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随欲而安”在版主“台湾的大陆新娘与越南新娘”一文后留言说:什么文章啊 看起来好假柏油马路修到田间地头了开奔驰车去种地
什么跟什么啊
讲童话呢?.....
看来版主有必要把自己所见的台湾农村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讲第一部分:
一、开着奔驰车去种地
版主在高雄县北部农户家做客时,户主大伯要带我去地里摘水果,当我看到他家车库里竟然停着锃亮的奔驰500时大为吃惊,我告诉他这种车在大陆是有钱人开的时,大伯笑了。他说:台湾的农民一般来说并是大陆人想象的穷人,有时甚至比城里人挣钱还多得多,只是因为体力劳动脏累,年轻人都不想留在农村。他说自己平时到地里干活,如要带农具、肥料或收获季节,就开小货车;而访亲探友、出去玩耍,接待客人或不带东西下地时就开奔驰,大伯的奔驰已经买来六年了,我看还和新的一样,一定开的很爱惜。
版主在村里曾经采访过一位种枣梨的专业户,夫妇俩30多岁,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他家的枣梨大棚约有四五亩地大小,农活全部是夫妇俩做,两个人很自豪地对我说大棚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0万台币,当时的汇率相当于50万人民币呢(大学教授一个月的收入约10万台币),这样算来农户买辆奔驰也不奇怪。而且我去了几户农民家与我想象中的农家完全不同,没有鸡呀、牛呀、猪呀等,整洁度与咱们城里人完全一样,家具也很高档。比如我住的这家,女儿国外博士毕业回来,在高雄的一所大学当老师,尚未出嫁,早出晚归仍住在宽敞的家里,自己一个人占了一层楼,(要是咱农户培养出海归博士,大概不会再常住农村父母家了)据女博士讲,学生们因为她家是果农,经常可以吃到她送给学生的新鲜水果呢,她以自己的农村家庭感到自豪。台湾的劳动力成本很高,比如她家的枣梨,只把大的摘了,核桃大小的就不要了,熟透了自然落下就当肥料了,她有时就带自己的学生来玩,想摘多少摘多少 。我离开她家时,也觉得核桃大小的枣梨让它们自然腐烂了太可惜(其实还是自己比较馋,找个借口),让女博士带我摘了满满一袋子带回台北了
。
二、柏油马路修到田间地头
台湾是个多山的地区,比如版主住的农户家的土地就在山上,大伯开着奔驰,九曲十八湾地绕来绕去,终于到了他家的地界。我奇怪地问他:这么高地势,车都能开上来,这一个半车道宽的柏油马路是谁出钱修的?大伯说:两蒋时期政府出钱修的,虽然这种把路修到田间地头有些浪费纳税人的钱(这是原话,台湾农民经过多年选举的磨练人人都是理论家),但的确方便了农民(现在大陆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开始做这件事,称之为:康庄工程)。
现在两岸间的大三通已经实现了,去台湾旅游最便宜的团费已经降到4000元人民币以下,请朋友们有机会一定去台湾农村看看。其实两岸间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如果你第一次去台北,你或许会对那里的市政建设感到失望,觉得人均收入比大陆多好几倍的台湾不过如此。但如果你能去农村看看,就会体会到两岸经济发展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就会知道大陆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