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整理书柜发现了儿子四年前中秋夜的日记,特贴于此。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时光一天天的流逝,掐指算来这已是我人生第16个中秋节了,不经意间我已步入了高中的校门。
对于初次离家生活的我,学校成了我理想的乐园。虽然这里有酷热难熬的长夜、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有“严厉”的老师,可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一个人只要有朋友,他就不会感到寂寞。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大家到球场上尽情的挥洒汗水,看着大家尽情地玩耍,我的思绪也不禁被带到了四个月之前初中的球场上,在那里,我和“兄弟”们争抢着篮板、一起挑CS、传奇、一起迟到被老师骂、一起侃大山、谈着自己的经历.....脑海里闪现着和兄弟们同欢乐、同忧愁的情景,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突然一个寒颤,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秋意已是一天更比一天浓了。在去教室的路上我的心似乎有些牵挂,不知往昔初中的兄弟姐妹们现在可安好?
坐在晚自修的桌前,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的身影一个个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的声音一次次在我耳中回荡。可是有一个同学的名字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甚至能回想起他每一次恶作剧、他的衣着相貌仍历历在目,可关于他名字的那部分记忆好像永远地消失了,被卷在某个死角绕成一团,然后慢慢融化了。
同学们的身影也好似渐渐模糊了、远去了,我拼命地想追回他们却身不由己。人的记忆竟会如此脆弱、如此经不起时间的消磨?!想起《故乡》中鲁迅与闰土的重逢,我不禁有些恐惧、有些害怕......但时间依然在流逝,我们心中的那层白雾也日渐浓厚、同学们的身影也渐渐朦胧起来。他们也一样,在慢慢地把我忘却了吧?寒冷的秋风似无声地回答,念及此处,不禁悲怆至极。
夜,寂静之夜。月,皓月当空,月圆如壁,月明如银。月光下我一夜无眠。
千年前,苏轼举杯对月,曹孟德横槊赋诗,而今其人安在哉?忆《赤壁赋》有云:“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此与吾之所思有何异乎?
悲夫!人生百年,逝者如斯。犹如钱江水滚滚奔向东南,皓月渐渐没于天边,无使有断绝处,更无回头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茶带酒
一尊还酹江月。
老师评语:
曾经拥有,即使记忆流逝又如何?诗歌的引用增加了本文的思想厚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