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资产重组、增发等因素带来的业绩超预期成长股。随着证券市场制度变革的完成、以及国资委对央企整体上市的态度由谨慎转为鼓励、对央企做大做强的硬性规定出台,近期市场已渐渐由价值投资转向对有实质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吸收合并外延式概念的主题投资,具备资产注入、整体上市题材的股票如中化国际、辽通化工等走势强劲。
从行业整合动向看,电力、航天、交通运输和铁路、医药等行业背靠实力大股东的品种众多。这些大市值个股具有国资背景、上市后能带来企业行业地位的极大提高。部分公司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从母公司进一步获得优质资产视为一条可行途径,尤其以央企的重大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将规模巨大的优质资产以净资产注入推动上市公司业绩跳跃性增长。
二是精选中小盘二线成长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措施的累加效应,我们认为,大市值股票对于宏观经济变化的敏感度将比中小市值股票高。从全年大盘股和小盘股的轮动看,未来机构的投资风格将有望向中小盘成长股倾斜,中小盘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将有所上升。在热点逐步扩散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将围绕可持续增长的主题,自下而上地寻找二线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以有效把握成长股的机会。透过中报,我们看到基金、保险和券商纷纷增持滞涨二线成长股,如保险资金增持鲁阳股份和高新张铜;部分基金增持莱宝高科、景兴纸业、青岛软控、孚日股份和同洲电子;国信证券和宏源证券增持的栋梁新材等。
而通过对三季度业绩预增股分析,我们发现,基金中报增持的业绩增长股如同洲电子、景兴纸业等自“5·30”以来滞涨明显。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莱宝高科、雪莱特等。
三是业绩稳定增长的低估值成长公司。由于估值困惑和紧缩预期存在,目前投资者对市场整体和各行业之间的估值水平仍存在较大分歧,但在流动性充裕未改的情况下,场内大量资金需要寻找突破口和宣泄点。电力、交通运输、机械等二线蓝筹密集行业中部分个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内在的补涨要求较为强烈,这就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
9月份市场将面临一个从蓝筹转向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成长股挖掘上,二线蓝筹和成长股将脱颖而出。透过中报,我们看到基金、保险和社保对部分医药、旅游、地产(商业地产)、机械和高速板块中的二线蓝筹交叉增持明显,如亿城股份、中国国贸、天士力、津滨发展、山东高速和福建高速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