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八大利空到密电宏观调控最猛一波即将来临

(2007-07-05 09:07:12)
标签:

从八大利空

到密电宏观调控

最猛一波将来临

分类: 理财教室(转帖)
 今日最具冲击力政策

    从八大利空到密电宏观调控最猛一波即将来临

    一叶知秋。

    宏观调控的最猛一波可能已经到来。

    何以见得?

    作为最敏感的看板,目前最能体现政策细微变化的非股市莫数。从前不久所谓的"八大利空"到近日所谓的"密电",无一不在讲述同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流动性的收紧趋势已经形成。

    传闻当然不可信,但从正面渠道获取的信息而言,紧缩流动性的手法也的确相当凌厉。

    从提高印花税开始,重拳频频落下:先是调整出口退税,然后是即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还有将"适时"减免的利息税等。财政政策如此,作为主打牌的货币政策也不甘寂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二季度例会也传来消息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

    央行措辞向来讲究,中性意味着偏紧,那么"适度从紧",其潜台词必然是更为猛烈的流动性收紧。

    具体到手法呢?当然是狠招调整利率或者准备金率。

    为什么要出狠招?非出不可吗?目前的种种迹象似乎告诉人们,调控已经到了"矫枉不妨过正"的时候。

    楼市价格越调越高,股市暴跌尚未到位而投机风气又卷土重来。猪肉粮食价格摁下葫芦冒起瓢……

    这都是以往调控手法相对温和,预期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结果。

    沉疴何患用猛药,只有让资产市场基本恢复"冷静"才可以避免恶性通胀的惨烈局面。

    当前,国际经济失衡情形严重,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流动性源头无法得到根本遏制,而这一问题随着层层放大,特别是"变压器"般的资产市场,已经波及到了经济各个层面。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虽然从金融机构和个人经济层面各有不同理解,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却都是资金的相对充裕,投资冲动明显。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5月18日,更是罕见地同时调整了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今年1月,央行重启三年期央行票据,延长央票期限,发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累计发行的央票已超过2.5万亿元,未收回的更有3万亿之巨。

    而即便在如此规模的收紧行动中,流动性的泛滥也依然势头不减。

    货币政策单臂难敌流动性,于是财政政策相继出手。

    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的、所释放的力量就是异常巨大的了。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财政组合拳"虽猛,但也只是在非常状态下的非常举措。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的无奈之举,从长期而言,货币政策仍应是应付日常经济波动的主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加强而绝不能走向反面。  
来源:中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