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第2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终于落下帷幕,各个奖项也终于名花有主,水落石出。唯有遗憾的是,从一开始便呼声极高的参赛兼开幕作品——中日大作《凤凰》却与奖项失之交臂,空手而归。这不禁令人有些疑惑和不解。我是流着眼泪看完《凤凰》的,无论从立意还是制作,表演还是音乐《凤凰》都达到了一定水准,于是我和许多朋友断定《凤凰》一定拿奖。最起码应该拿一个奖。可是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我不禁要问:东京电影节的评委们究竟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审片子的呢?是有黑幕还是照顾大局?我百思不得其解!
历数历年来在东京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作品张艺谋的《老井》,赵丽蓉的《过年》,吕丽萍的《蓝风筝》,刘烨的《天上的恋人》,霍建起的《暖》,金雅琴的《我们俩》,还有今年获奖的李继贤的《西干道》。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反映穷苦的中国生活,或者说几乎都是农村题材的作品。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东京电影节的评审标准就是农村落后题材的影片获奖的几率就大呢!
由东京电影节组委会直接策划的另一个单元——《亚洲风》单元里选送的赵本山的《落叶归根》和苗圃的《樱桃》都是反映中国农村题材的影片。《中国电影周》和《香港电影节》单元都不是由东京电影节组委会直接筹办的,只是协办而已。
这更令人质疑东京电影节的评审标准就是:你的题材反映的是穷苦生活,农村生活,落后生活就有选中的可能。(虽然有些语言过激,但是我想不出别的答案。)
另外,《凤凰》的男主演是日本演员中井贵一,一开始便引起了媒体太多的猜想。是不是觉得《凤凰》获奖会有偏袒日本演员的嫌疑,还是觉得该片既是开幕作也是参赛作,已经赋予了太多的荣誉,如果再获奖便会令人质疑其公平性。为了顾全大局所以不能再令《凤凰》拿奖。如果是这样根本就不该把《凤凰》列为参赛之列!
据参与制作的一个朋友讲,本来《凤凰》因为成为开幕作品,中国投资方不同意再参加比赛。准备进军明年的戛纳电影节。可是日方不同意。结果失去了明年参赛戛纳电影节的机会。本届东京电影节上高调的《凤凰》获得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文/田野)
高调的《凤凰》主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