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旅游金佛山:水井山王大人墓考

2023-07-16 11:01:44
标签: 水井山 王大人墓 王将军墓 飞蛾形 金佛山
第四、五节行龙,形成一个伏虎形
站在伏虎形的虎头上,看父母山
在青龙砂看穴星展肩开手,分出出脉、龙虎砂
穴星中出一小脉,吐出一砂埂,由小胀大,到头开坪,两边贴身龙虎掬抱,龙短虎长。
向线左侧,隐隐可见内堂水口砂凸起。此砂由贴身白虎下拖转回突起,回抱内堂。
站在唇毯下面看内堂水口
贴身白虎下拖,在唇台下再起一个水口砂,堵塞内堂水口!实在精妙!

此地葬于1897年,对此地,当地有人喝形为飞蛾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井山一定演绎了不少故事,或感人、或悲壮、或血腥……我们虽然无法完全从史料、现实留下的线索中找到证明,但不会否认它们的存在。而水井山下,有保存完好的“证据”,可以向世人述说王姓将军一生的故事。王将军墓是清代二品武将“王大人”墓。“王大人”实名王开初,字泰源,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五月的王开初,因年幼体弱多病,不爱读书,从小喜欢弄枪舞棒。十五、六岁的时候,体质渐好的王开初开始在江湖卖艺求财。咸丰七年(1857),南川邑令(县太爷)王介堂出门巡查,在一乡场上,偶见一群人围着一个人高马大的青年人正在舞枪弄棒,引得围观人阵阵叫好。王介堂现场看了片刻,心中也暗自佩服。当时县里正差这样有武功的青年人,所以立即召王开初到邑府管理军事。不久便奉命首次带兵将干洞子匪患平息,受到邑府嘉奖,后投入重庆府标中营封为都司游击。由于王开初在重庆多次平叛有功,声名远播,川府免去他的都司游击,任川监清远营参游留川补用副。从咸丰八年到光绪年间,王开初带兵上万人,在云、贵、川拼杀二十多年,屡建奇功,官职不断上升,赏戴花翎棣勇巴图鲁,后加封将衔为“泰勇巴图鲁建威将军”。最后由皇帝亲自诰授为二品武大夫显贵。光绪二十三年(1897),王开初在成都逝世,终年70岁,遗体运回南川半河水井山下安葬。其墓占地半亩,一墓三葬,中间葬王大人,右边萧太夫人,左边黄太夫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